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在伦敦机场发表演说时说:“在我国历史上,这是第二次把光荣的和平从德国带回到唐宁街(英国首相府)来。”与他演说中所谓的两次“光荣的和平”相关的条约是:
A.《凡尔赛和约》《四国条约》
B.《凡尔赛和约》《慕尼黑协定》
C.《四国条约》《慕尼黑协定》
D.《反共产国际协定》《慕尼黑协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美国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主要原因是
A.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计划没有实现
B.美国反对惩罚和削弱德国
C.美国企图领导世界的目的未达到
D.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未得到协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日本参加巴黎和会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想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强占的一切利益。……中国代表、驻美公使顾维钧驳斥了日本的立场,坚持“胶州租借地、胶州铁路及其他一切权利,应该直接交还中国。”中国还提出取消日本和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顾维钧发完言后,“威尔逊和兰辛、劳和·乔治与贝尔福走到中国代表团处表示祝贺;会议的新闻发布论也强调中国声明受到除日本以外各大代表的一致赞扬。”但是形势很快就起了变化……日本制造舆论说,如和会不同意日本对山东的要求,日本也要效仿意大利退出和会,不加入国联。原本不希望日本在远东实力过大的威尔逊为了保住国联计划,决定牺牲中国的利益,在山东问题上向日本做出让步。4月23日,“三巨头”会议召中国代表到会,威尔逊对顾维钧说:“中国代表团可以看到现已造成的困难局面,劳和·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日本的要求。”他们明确地要求中国对日本做出让步。
材料三?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由英、美派观察员列席中日双边谈判。1922年2月4日,中、日签订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和《附约》。条约规定:日本应将前德国胶州湾租借地归还中国,中国将该地开为商埠;日本撤退驻青岛和胶济铁路及其支线的军队;胶济铁路归还中国……《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美国国务卿休斯解释所谓“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时说:“中国为一有主权独立之国家,在有效条约所限制之内,中国自有行政之自由。”公约的核心是确立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材料四? 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政府代表之一顾维钧说:“中国应该在和会上理直气壮地提出山东问题。不能对英、法报太大的希望,真正可以指望的只有美国的支持。”……顾维钧果断地抛开一切中日密约,阐述了中国对山东的主权:“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感谢日本驱逐德国在山东的势力,但中国不能以“割让中国人民天赋之权利为报酬”,德国也没有将山东“转交他国之权”。
材料五?(1919年)6月24日以后,北京外交部接连电告代表团: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政府压力极大,签字一事请陆总长(注:外交总长陆宗祥,中国代表团团长)自行决定。……当时国内公众团体以及某些省份的省长们甚为焦急,纷纷致电代表团,坚请拒签。
——摘自《顾维钧》回忆录第一分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山东问题的由来。(3分)
(2)根据材料二,思考英法美等国对中国外交的态度前后有何不同?(3分)
(3)结合材料二和三,回答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对山东问题的处理有何不同?为什么?(4分)
(4)根据材料四,回答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从哪些方面阐述了中国对山东的主权?材料五中“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指什么事件?(3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19年的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分赃会议,但仍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其表现有
①在20世纪20年代使欧洲基本维持了一个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②承认了民族自决原则,承认了波兰等民族国家的独立?③是建立在欧洲大国势力均衡基础上的?④成立了旨在维护国际和平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
②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
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
④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及透过条约内容分析其性质的能力。回顾已学史实可知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凡尔赛和约》从领土、军事、殖民地和经济等方面作出了规定,其中殖民地问题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会议,因此①④符合题意。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