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有英国商人在考察中国的市场后认为,中国人口众多,商品需求量极大,遂运大量钢琴、吃饭用的刀叉至上海等商埠,结果却是产品滞销。对此事件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英国商人企图利用不平等条约倾销商品
B.英国商人缺少对中国国情的全面了解
C.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外来商品的抵制
D.中国民族工业对外国商品的强劲冲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一位五四运动的参与者回忆说:被捕的学生初由各地的警察送到各警察分局分所,而那些学生就在各分局分所对着看守的警察演讲起来,学生“垂泪而道”,警察亦大都“掩面而泣”。这说明五四运动
A.启导了广大人民的觉悟
B.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主导作用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专制的革命运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由学生“垂泪而道”,警察亦大都“掩面而泣”可知,起到了人们的觉悟;B.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主导作用,说法错误,应是工人起的主导作用;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材料中体现不出来;D.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专制的革命运动,与材料无关,且说法错误,应是反帝反封建。故此题应选A项。
点评: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性质: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特点(各阶层作用):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先进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多阶层参加。(毛泽东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3)意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披萨马上诺”是一家高档连锁餐厅。2012年2月25日,袁先生和家人去上海市徐汇区永嘉路店用餐,看到店里的宣传广告册上,竟公开印着“法租界披萨马上诺盛大开业”的字样,店里服务员也以“法租界”来自我标榜。对此现象我们应持何态度(? )
A.用“法租界”作广告宣传,无可厚非
B.“法租界”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不必在乎
C.“法租界”带有殖民主义色彩,会刺伤大家的民族自尊心
D.今天是个开放的世界,我们应多多包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上海法租界是近代中国四个法租界中开辟最早、面积最大、也最繁荣的一个。清朝在鸦片战争中战败,于1849年被迫开辟法租界,20世纪40年代国民政府收回上海法租界,历时近百年。可见,“法租界”是带有殖民主义色彩的,会刺伤大家的民族自尊心。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遵义会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南湖水”“画船”“新天地”等可以看出,这首诗纪念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中共”一大”先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进行。?因此选C。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一般采用信息推断法: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结合教材知识迁移分析。对四个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排除与材料明显不符的选项或结论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的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4分)辛亥革命已沉埃落定,但人们对它的认识却众说纷芸。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以后,国共两党都有意识地加强了对辛亥革命的研究。国民党方面,把辛亥革命史纳入党史的编纂和研究,溢美之词居多;共产党方面,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分析了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新中国初建,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都给予充分肯定。随着“文革”的到来,辛亥革命的研究遭到了“文革史学”的摧残。经过拨乱反正,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总体上说,正面肯定辛亥革命历史地位的意见是主流。
材料二: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以上材料均根据杨天树《辛亥革命评价的“百年之争”》整理
(1)材料一反映了人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10分)
(2)20世纪50年代末,对辛亥革命的研究暂趋沉寂。简要分析原因。(4分)
(3)请你根据材料二的观点,评价辛亥革命。(6分)
(4)根据以上材料,谈谈应如何评价历史?并谈谈你对“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
(1)变化:肯定——否定——肯定;(答出一种变化给1分,满分2分)
原因:国民党出于自身立场,共产党以唯物史观为指导;(4分)“文革”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双百”方针遭到破坏;(2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百”方针恢复。(2分)
(2)原因:反右斗争扩大化,“双百”方针受到损害;(2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干扰。(2分,答到一个史实即可,答经济建设上“左”倾错误的发展也可)
(3)评价: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6分,答对3点即可,其它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备注:要用发展的观点来评价,如笼统答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改易风俗等,则不给分。)
(4)评价方法:唯物史观;发展的观点(或从当时、当地的特定环境去评价)。(2分)
看法:评分角度分两点:一是对历史的看法(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二是对历史认识或评价的看法(人们出于各种立场、动机,对历史有不同的认识)。(考生言之有理,酌情给分,答对任一点给2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了不同时期不同政党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旨在考查学生从相应的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答题的能力。“变化”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20世纪30年代以后……国民党……(对)辛亥革命……溢美之词居多……共产党……分析了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新中国初建……对辛亥革命……给予充分肯定”“‘文革’的到来,辛亥革命的研究遭到了……摧残”“经过拨乱反正……正面肯定辛亥革命历史地位的意见是主流”作答;原因可从阶级立场、文革时期的“左”倾错误和新时期的拨乱反正等角度分析和作答。
(2)本题考查了20世纪50年代末新中国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渐趋沉寂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知识答题的能力。注意题目中的时间限定:“20世纪50年代末”,可从此阶段“双百”方针遭到破坏和经济领域出现“左”倾错误等角度分析和作答。
(3)本题考查了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旨在考查学生从相应的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答题的能力。首先应紧扣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提供了新的东西”,然后从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角度分析和作答。
(4)本题考查了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属于开放性的探究题。旨在考查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表述自己思想观点的能力。“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主要有唯物史观和全面评价等方式;“看法”可结合第一小问的答案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