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如果不去测量对象(电子),对象(电子)便没有位置。有科学家便把这一结果比喻为:月亮在无人看他时,它不存在。当然,这一论断的主旨意在突出微观研究领域的特殊性。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骇人听闻的论断,居然在一门古老的学科——历史学那里找到了知音。这种历史认识论,与中国古代某一学者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学者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2、判断题 下列措施中不仅是移风易俗的表现,而且还带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A.改用阳历
B.废止缠足
C.婚姻自由
D.断发易服
3、判断题 隋唐时期,中国与天竺的交往
A.主要是经济交流
B.以佛教为纽带
C.以互派留学生为主
D.受到皇帝的压制
4、判断题 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1949、1972、1992年分别形成了三次建交高潮。下列史实与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正确的是?(?)
A.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崩溃。
B.一边倒、“求同存异”《中美建交公报》。
C.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D.不结盟运动、重返联合国、加入WTO
5、判断题 2009年11月30日,比利时联邦议会议员里克·达姆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将于12月1日生效的《里斯本条约》可以让欧洲用一个声音说话,“从此以后世界上将有一个可以代表整个欧盟说话的人,那就是欧洲理事会主席,或称‘欧盟总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欧洲一体化的步伐又迈出了关键步骤
B.推动了欧洲的区域集团化
C.开启了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
D.《里斯本条约》有利于全球化的进程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