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8-25 15:07:3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逐渐走向多极化。回答22、23题。
 小题1:图4是1987年美国《时代》杂志封面的漫画。该图反映的是? A.日本经济崛起,对美国态度强硬 B.资本主义国家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C.美国经济衰退,无力与日本抗衡 D.日本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
| 小题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主要有 ①推动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 ②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③改变了超级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④冲击两极格局,使之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天朝上国”第一次真正与"地上的世界"接触的代表是满清政府于1877年派出的首位驻外公使郭高焘。中国派出的第一位常驻西方国家的外交官竞然背负着"道歉"的屈辱使命。根据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之后清政府与英、法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英、法政府于1861—1862年间派遣公使常驻北京。按照国际外交惯例,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应互派使节。1875年,英国以“马嘉里事件”(英驻华使馆翻译马嘉里游历云南被当地人打死)要挟清廷,使它在适使问题上作出艰难的决定,即在次年签订的《烟台条约》中明文规定中国派使臣前往英国"道歉"。清廷决定"道歉"使臣并作公使常驻伦敦。当时它看中的人选是被奕诉、李鸿章推许为"第一流"洋务人才的郭高焘。 ——邬克《他没有给国人丢脸》 材料二:郭嵩焘这时虽然还未曾走出过国门,但是借助于担任过广东巡抚的经历和对西洋事务的经意考察,他对西方列强的见解,不但比保守派,而且比洋务派领袖们也高出了一头,他在这里提出的“西洋立国有本有末”的论断,在中国近代文化交流史上是石破天惊的创见。当他出使英、法之后,通过对西方的亲身考察,思想更加激进,因而倍受各方攻击;归国之后,闭门居家都不得安宁。死后,即使李鸿章这样的大员出面请谥,朝廷亦不给。 ——王兴国《郭嵩焘的两重不同的历史地位》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委派郭嵩焘为第一任驻西方国家公使的历史背景。(9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郭嵩焘回国后遭受攻击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获得公使驻京权;清政府为顺应列强的要求,开始对外派驻公使;洋务运动的开展。(每点3分,共9分) (2)郭嵩焘的思想较之其他官僚更为激进;国内顽固守旧势力的强大;西学的传播还不够充分。(每点2分,共6分)
本题解析:(1)历史背景从材料一中“根据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之后清政府与英、法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英、法政府于1861—1862年间派遣公使常驻北京”可概括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获得公使驻京权;从“按照国际外交惯例,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应互派使节”和“即在次年签订的《烟台条约》中明文规定中国派使臣前往英国"道歉"。清廷决定"道歉"使臣并作公使常驻伦敦”的信息可概括出清政府为顺应列强的要求,开始对外派驻公使;从“当时它看中的人选是被奕诉、李鸿章推许为第一流洋务人才的郭高焘”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洋务运动的开展。 (2)原因从材料二中“他在这里提出的西洋立国有本有末的论断,在中国近代文化交流史上是石破天惊的创见”“通过对西方的亲身考察,思想更加激进,因而倍受各方攻击”可归纳出郭嵩焘的思想较之其他官僚更为激进,再结合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可归纳出国内顽固守旧势力的强大、西学的传播还不够充分等。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韩国与美国达成开放市场进口美国牛肉协议后,遭到韩国民众的强烈反对,7万民众手持蜡烛进行针对“牛肉风波”的抗议活动,假如你是一位韩国官员,你劝说人们退出示威和抗议活动的理由是 ①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②美韩实现自由贸易对双方只有利没有害 ③美韩合作可实现经济优势互补 ④加拿大、墨西哥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后,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河南少林寺钟楼前有一块石碑,碑上刻有“混元三教九流图赞”,赞语是:“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各有所施,一以贯之”。碑文反映出当时的文化趋势是(?) A.儒、释、道三教的斗争 B.儒、释、道三教合一 C.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动摇 D.佛教在社会广泛流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唐朝儒、释、道三教合一潮流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为唐朝政治统一,所以思想出现了统一的趋势。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建国以来农村曾盛行两幅春联:“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据此判断两幅春联所处的时期分别是 A.新中国成立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B.土地改革的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新中国成立时期、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 D.抗日战争胜利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