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三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万。……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故欧战既停,销路忽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相较,然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材料显示
①原材料价格受一战影响大涨②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发展机遇
③一战中重工业与轻工业同步发展④技术与管理也关系到民族工业的兴衰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判断题 该图中的图例没有完成,如果需要完成,则空白框的图例说明应是?

1950~1956年我国工业经济成分变化示意图
[? ]
A.?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B.?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
C.?国家资本主义工业?
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3、判断题 (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辆列车。
材料二 戊戌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洋务新政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洋务新政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所培育出来的近代政治和伦理观念,所引进和传播的科学知识和观念,所教育和培养的完全不同于旧式士人的一代青年学子,……正是戊戌新政得以开展的物质的、精神的基础。
材料三 但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戊戌新政的口号是“保国”。……在这个口号的后面,还有更为真实的“兴西学”、“兴民权”、“开民智”口号和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目的。戊戌新政已有较系统的近代思想理论作指导,即从西方引进的进化论。戊戌新政的主导力量是维新派,他们的社会基础是当时的新兴社会力量—资产阶级。戊戌新政的内容更为广泛,也更深入,不仅已涉及洋务新政所没有的政治领域的改革,即使是延续洋务新政中的经济、文化教育领城的改革,也更有广度和深度。
——《历史教学))2005年第2期《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1)根据材料一、二, 指出洋务运动超出洋务派主观目的的实效和意义有哪些?(6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戊戌变法在哪些方面超越了洋务运动?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指出其主要原因?(12分)
(3)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4分)
4、判断题 根据下图,可以判定的是?

中国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曲线图
[? ]
A.唐宋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下滑
B.洋务运动时中国经济未见起色
C.一战结束后中国经济开始复苏
D.七七事变后中国经济开始衰退
5、选择题 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一则材料:民国某年1月——8月,1美元同当时中国货币的兑换比价从17.8万元上升至1108.8万元。据此可推断该现象
A.发生在抗战前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
B.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升值
C.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严重失实,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