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1955年,西欧六国召开会议决定建立一个共同市场和逐步协调它们的社会政策……1967年7月,六国正式成立欧洲共同体。
材料二:
1970年
| 出口贸易
| 黄金外汇储备
| 国民生产总值
|
欧共体
| 885
| 270.3
| 486.3
|
美国
| 426
| 117
| 9742
|
单位
| 亿美元
| 亿美元
| 亿美元
|
材料三: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以上材料均摘自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西欧六国为什么要走向联合?(4分)
(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和经济格局出现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西欧六国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
参考答案:(1)西欧六国力量增强,要求摆脱对美国经济的依附。但西欧国家仍无力单独与经济实力雄厚的美国抗衡,必须联合。
(2)变化: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美国经济实力下降,西欧、日本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欧共体、日本迅速崛起,要求摆脱美国控制,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瓦解,严重动摇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逐步形成了欧共体、日本、美国抗衡的经济格局。影响:伴随着西欧六国经济实力的变化,1980年欧共体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集团,1985年欧共体提出建立内部统一大市场,1993年改为欧盟,成为一个具有经济、政治双重性的国际组织,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改变了世界格局。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欧共体成立后,经济迅速发展,并超过美国,在国际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体现了区域集团化、一体化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本题第(1)问要注意题目要求,必须根据材料来分析西欧六国走向联合的原因,不是所有原因;第(2)问的力量对比和格局的变化必须从材料中找出,而对西欧六国的影响则依据教材总结概括出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08年12月18日,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与此相对应的重大事件及其理论成果是?(?)
A.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B.毛泽东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C.真理标准大讨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D.真理标准大讨论 邓下平理论 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相对应的重大事件及其理论成果是真理标准大讨论 邓下平理论 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联合国成立后在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下列哪项不属于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
A.1948年中东战争爆发后在巴勒斯坦建立停战监督组织
B.20世纪50年代“联合国军”出兵朝鲜
C.1978年召开第一届裁军特别联大
D.派驻维和部队化解地区冲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1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摘自《世界史》?
材料二?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其总人口达25亿,占世界人口的45%;国内生产总值之和超过19万亿美元,占世界的55%;贸易额占世界总量的47%以上。
材料三 2002年1月1日,欧元现金开始在市场流通,欧元区各国货币逐渐回收。到2002年7月1日,欧元区12国的3.4亿欧洲人使用统一的货币,这使欧洲一体化进程迈出的重要一步。
2001年10月2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在这次会议上,与会各成员国领导人对亚太地区经济的中长期前景表示乐观,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会议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原因。(4分)
(2)请简述亚太经合组织成立的背景并说出其性质。(3分)
(3)分析欧元区各国和APEC成员国能开展有效经济合作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1)经济的发展需要;(2)现实因素: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的丧失;(3)外部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4)历史因素:相似文化传统和统一情结的历史渊源。(4分)
(2)建立背景:①20世纪70年代后,亚太地区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出现,刺激了亚太地区向区域合作方向发展。
性质: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3分)
(3)①当今世界竞争是科技和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下,欧元区各国和APEC成员国开展了有效的经济合作。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基础。欧元区各国和APEC成员国之间有着共同的利益,这是它们合作的根本原因。(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的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南沿岸的部分高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克尔刻大撤退”。这次“大撤退”在当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为西南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B.为打败日本法西斯奠定基础
C.为迁都重庆奠定基础
D.为日后发动内战奠定基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