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的发展状况用下列哪句诗来形容比较恰当(?)。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进入短暂的繁荣时期,故用C项的比喻最为恰当。A项可用来形容民族企业的艰难产生,B项用于形容事物的开端,D项揭示事物发展进入衰落时期,故选C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巧妙解答新情境问题的能力。该题以诗歌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不仅有对语言能力的考查,更渗透了对诗歌情境与历史真实是否匹配的理解,角度新颖,是今后高考改革的方向,应引起关注。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2000年)
?
| 1985
| 1990
| 1995
| 1999
| 2000
|
报纸总印数(亿份)
| 246.8
| 211.3
| 263.3
| 318.4
| 329.3
|
广播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 280799
| 647762
| 2332 164
| 2931 682
| 3381 466
|
电视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 38056
| 91572
| 383513
| 526483
| 585007
|
互联网用户(户)
| ?
| ?
| 7213
| 3014518
| 9021717
|
请回答上表中四种传媒发展的速度,哪种最快
A.报纸? B.广播节目? C.电视节目? D.互联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发展的速度最快”才是本题的题眼,表格内容尽管很丰富,但是比较的是发展“速度”,这一点务必要明确,不难发现D.互联网发展是最快的。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面是1958~1965年全国粮食产量示意图(单位:万吨),造成以下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 )。

A.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D.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是在“文革”时期实行的,与题中时间“1958~1965年”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作者马汉麟在该书中写道:“姓名、礼俗、宗法——这是‘社会’一系的内容。明星固然耀眼,反映时代真实面貌的却是广大民众。”据此可知作者强调研究(? )
A.物质文明
B.精神文明
C.政治文明
D.社会文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姓名、礼俗、宗法”是社会文明的重要表现,作者强调要关注“反映时代真实面貌的却是广大民众”即是侧重研究普通人物的社会生活史,即社会史——关注社会文明的发展变迁,所以答案选D,A B C三项分别是经济史,思想文化史和政治史关注的对象。
点评:从不同的史观角度重新解读历史是当下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因为这首先涉及到对常见史观内涵的理解,常见的六大史观分别是:整体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阶级斗争史观,生态史观和社会史观。其次,从某种史观剖析重大历史现象和运动又涉及到历史评价的问题,综合性较强,建议学生们在平时多做相关的练习实践以增强对该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近代中国有人评论:“或疑公趋重官营事业,亦进夺民利。不知公主旨在夺外人之力,以塞漏厄而裕民生。”文中“公”“裕民生”的主要活动是(?)
A创办福州船政局? B创办发昌机器厂? C 创办湖北织布局? D创办大生纱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了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在于有效抵制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而并非与民族企业争夺利润,所以结合所学可知C项符合题意,A B两项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 D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点评: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全力以赴地进行军事企业的建设,企图保护清政府的安全,巩固清政府的统治,但由于开办企业的资金不足故开始转变策略发展民用企业,为军事企业的发展筹措资金。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