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56年4月,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指导思想。其内容是(?)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参政议政,团结协作
C.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D.互相监督,肝胆相照
2、判断题 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B.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
C.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
D.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3、判断题 在我国成功爆炸原子弹的那一年还取得的成就是
A.氢弹试爆成功
B.发射第一枚运载火箭
C.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D.成功发射返回式卫星
4、判断题 1962年3月,社会广泛流传这么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是“综合平衡”。这是周恩来同志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的经济形势即兴而作,请问该对联出现的背景是( ?)
A.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B.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C.中央纠正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D.中共八大召开,提出尽快把我国由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5、判断题 ,我国农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情况
年份
| 粮食总产量 (万吨)
| 棉花总产量 (万吨)
| 比上一年增长(%)
| 上缴农业税 (亿元)
|
粮食
| 棉花
|
1950
| 13213
| 69.2
| 16.7
| 55.9
| 19.1
|
1951
| 14369
| 103.1
| 8.7
| 49
| 21.69
|
1952
| 16390
| 130.4
| 14.1
| 26.5
| 27.03
|
材料二

材料三?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部分农民订的一份包干合同书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及其原因。(3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变化原因。(4分)
(3)材料三预示着当时农村即将实行什么重大变革?简要说明这一变革实行的历史意义。(3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