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1:泰西各国皆设议院,……民以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不可者不必强。……制治固有本也。……而四海之在,万民之众,同甘共苦,先忧后乐,若理一人,上下一心,君民一体,尚何敌国外患之敢相凌辱哉。
——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
材料2: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3: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三曰设待诏所,许天下人上书。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主张有何异同?分析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8分)
(2)材料3的观点同材料2相比有何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一变化?(6分)
2、判断题 《定国是诏》颁布后,受到了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拥护,得到了爱国知识分子的支持。这是因为《定国是诏》
①准许官民上书言事?②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
③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④废除科举制,改试策论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3、选择题 下列言论符合道家思想的是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兼爱”“非攻”“尚贤”
C.“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D.“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4、判断题 一部英文著作的中译本有一句话译为:“康熙帝曾经阅读郑观应的著作。”经核对,原文为:“Em-peror Kuang Hsu had read the works of Cheng Kuang Ying。”问题出在Kuang Hsu帝是谁。
回答问题:
(1)请写出Kuang Hsu帝的正确译名,并运用历史知识说明理由。?
(2)这是一部研究中国近代化的专著,它为什么会谈到郑观应?
5、判断题 下图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在戊戌变法期间成为畅销书的是

A.①⑤
B.②④
C.③⑤
D.①③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