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宋明理学是我国儒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下列叙述那些为事实?
①理学与道学是宋代思想界的两大主流
②宋代理学特重心性的探讨,其兴起系受当时社会的需要与佛教、道教的影响
③朱熹以后,四书取代了五经的地位
④宋代以后,儒学大为盛行,此与宋儒推动社会事业有关
⑤“陆王学派”是指陆象山与王安石一系的思想家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④⑤
2、判断题 材料一: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故曰“威不两错。”又曰:“法政独出于主,则天下服德;法政出于臣,则民不听。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制于主,而不从臣出。”故曰“制不二门。”
材料二: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统一,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三: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
回答:以上三则材料各自的核心思想是什么?(4分)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6分)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原其始,大约起于缙绅之家,而婢妾效之,寝假而及于亲戚,以逮邻里,最后即便贩竖立肩挑之辈,虽然逐日营趁,生计艰难,而妻女亦皆绸缎金珠,不肯一着布素。
材料二:年来风谷之薄,大率起于苏州,波及松江……余生长青镇,独恨其俗尚奢,日用会社婚丧,皆以俭为耻。贫人负担之徒自不必言,妻必好饰,夜必饮酒……在北直隶宣化府隆庆州,士民竟以华服相夸耀,乡间妇女亦好为华饰。
材料三:山西虽处西北,“而奢靡风,乃比于东南,河南,山东,婚丧嫁娶这间,衣食宴会之际,不知检束……北京因为南方举子和达官商贾的云集,更是盛行南风。因而在社会上,人们饮爱南酒,食重南味,曲尚南曲,糖称南糖,衣着讲南式,园林效苏杭,书画文玩、娱乐戏剧、看花品茗,无一不以江南为尚。”?——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华文明史》
回答问题:
(1)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明清社会的什么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8分)
(2)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这种社会现象的特点。(8分)
4、判断题 《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A.施行“仁义”和“王道”
B.强化君主专制
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D.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5、判断题 我国水运交通的近代化起步于
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七十年代
C.19世纪八十年代
D.20世纪初期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