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08年10月9日,流落缅甸65载的中国远征军老兵李锡全回到了祖国,回到了湖南桃源县的老家,他激动万分,老泪纵横。下列关于中国远征军的表述不正确的(?)
A.他们开辟了国外抗日战场
B.主要任务是确保滇缅公路的畅通
C.在缅甸救出被日军围困的英军七千多人
D.他们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对于清朝政府华侨观念以及华侨政策的转变,学者颜清湟把它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是清初阶段,清政府因袭明朝的政策和观念,起初将华侨视为“弃民”、“罪犯”和“潜在的汉奸”,后又将之视为“政治犯”、“谋反者”和“叛逆”。
二是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将华侨视为“汉奸”,其原因在于清朝统治者认为华侨对外来侵略者给予帮助。
三是1860—1876年期间,清政府将华侨视为“苦力”。其原因在于1860年英国强迫中国允许其臣民在英殖民地工作后,清政府对出洋华人开始有了更多的了解,因此转而较为同情这些受拐卖的华侨。
四是1876年后,清政府将华侨视为“华民”、“华工”“华商”和“华侨绅商”。这表明中国已承认华侨是不应再受侵犯的合法公民。
由此看来,清政府由以前的弃侨转向护侨,始于1860年之后。而且,在这一政策转变过程中,华侨的人权逐步得以体现和维护。特别是1876年后,清政府开始视华侨为“华民”、“华工”“华商”和“华侨绅商”。到了1892年,薛福成接到黄遵宪请求朝廷豁除海禁的上疏,就给总理衙门大臣上书专论豁除海禁以招徕华民。1893年9月13日,清朝政府终于废除了传统的海禁政策,准许旅居外国的华民自由回国。从此,海外华侨与国内臣民处于基本平等的地位。
——摘编自颜清湟:《清朝对华侨看法的变化》《南洋资料译丛》1984年第3期
(1)根据材料,概括清政府华侨观念及华侨政策的演变。(10分)
(2)结合所学,分析上述演变的原因。你怎样理解上述现象?(15分)
参考答案:
(1)观念转变:由敌视到同情,最后承认为合法公民。(6分)
政策转变:由弃侨转向护侨。(4分)
(2)原因:华侨影响的扩大;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开明人士的推动;发展经济的考虑;维护统治的需要。(8分,四点即可)
理解:符合国际惯例;顺应了民主潮流;有利于保护华侨;体现了国家进步。(7分)
本题解析:清初阶段,将华侨视为“弃民”、“罪犯”和“潜在的汉奸”,后又将之视为“政治犯”、“谋反者”和“叛逆”;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将华侨视为“汉奸”;1860—1876年期间,清政府将华侨视为“苦力”;1876年后,清政府将华侨视为“华民”、“华工”“华商”和“华侨绅商”,总而言之,观念上由敌视到同情,最后承认为合法公民;政策上由弃侨转向护侨。原因在于华侨影响的扩大,发展经济的考虑,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投资工商业发展;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开明人士的推动,清政府的态度也在转变;清政府维护统治的需要。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这一主张提出的主要背景是?
[?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B.中共党内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抬头
C.中共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D.中共积极推动全民族抗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孙中山曾以“洪秀全第二”自比,但他领导的辛亥革命却远远超越了太平天国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辛亥革命在组织形式、领导阶级、革命纲领和斗争目标上有哪些新发展?试分析导致这些新发展的原因。?
参考答案:新发展:(1)组织形式:从旧式的宗教组织“拜上帝教”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同盟会。(2)领导阶级:从旧式的农民阶级发展到近代民族资产阶级。(3)革命纲领:从农民阶级绝对平均主义的《天朝田亩制度》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4)斗争?目标:从追求空想的“人间天国”发展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原因:(1)经济方面,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已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2)阶级力量方面,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特别是中下层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3)民族危机方面,《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侵华进入新阶段,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4)思想方面,20世纪初,资产阶级启蒙思想、革命思想已在中国广为传播。?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第一问的关键是抓住两场运动的不同阶级属性:太平天国是农民运动,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第二问实际是考查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需要结合20世纪初的社会状况,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展开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是女革命家秋瑾的豪迈诗篇。她在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武装起义是?
[? ]
A、浙皖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镇南关起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