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维新派思想与洋务派相比,其质的飞跃表现在
A.主张实行民主制度
B.主张创办近代企业
C.自强口号的变化
D.主张向西方学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1901年,梁启超在《过渡时代论》里描绘了世纪之交中国社会“穹古以来祖宗遗传、深顽厚锢之根据地,遂渐渐摧落失陷,而全国民族,亦遂不得不经营惨淡跋涉苦辛而就于过渡之道”。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
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全国民族,亦遂不得不经营惨淡跋涉苦辛而就于过渡之道”说明中国人民正处于深重的灾难当中,再结合材料中的时间特征“1901年”可知梁启超评价的是八国联军侵华后给中国带来的深重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答案选B,A C D三项发生的时间与题中时间特征不符合。
点评:康有为、梁启超是清末维新变法运动的主将,他们的思想和主张反映了维新变法运动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变革中国政治制度的愿望,标志着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进程中由器物文明开始深入到制度文明的层面。但是他们在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时却给了他披上了传统文化的外衣,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减少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传播的阻力,但也表明其力量的弱小和软弱。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用一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清代学风:“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以降之学新。”以下与此学风转型相对应的一项是?
[? ]
A.经世致用—训诂学——中体西用?
B.程朱理学—考据学——洋务运动
C.陆王心学—基督学——戊戌变法?
D.乾嘉学派—金石学——清末新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的思想和鸦片战争后初期新思潮的思想的主要不同点是
A.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
B.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
C.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
D.借鉴外国经验探索救国道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思想变化。鸦片战争后初期的新思潮是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而早期维新思想家主张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更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体现在(?)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张之洞的《劝学篇》
C.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
D.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提出既要学习西方的本领(先进技术),又要保存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纲常。这是洋务派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主张。选项中的四位人物A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C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D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B属于洋务派。故选B。
点评:关于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还可以考查其作用和局限:洋务派在“中体西用”的思想指导下,创办近代企业,发展新式教育,建立近代海军,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但洋务派仅靠引进先进科技而不变更封建制度,无法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