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必须理解:一位君主,尤其是一位新的君主,不能够实践那些被认为是好人应作的所有事情,因为他要保持国家,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不讲仁慈,悖乎人遂,违反神道。”这一观点与拿破仑的言论“我有时是狐狸,有时是狮子,进行统治的秘密在于要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是前者,什么时候应当是后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最有可能是谁的观点:
A.华盛顿
B.孟德斯鸠
C.马基雅维利
D.卢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题干中的观点强调实行君主专制政体;政治不受道德约束;宣扬暴力。这只有可能是强调君权的马基雅维利。华盛顿是最反对实行君主专制的,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卢梭主张“主权在民”,都可以直接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6~18 世纪,在美洲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英格兰等新地名。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源是
A.欧洲的殖民扩张
B.美洲国家的独立
C.工业革命的扩展
D.美洲社会的进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新西班牙、新法兰西和新英格兰等新地名的出现正是西班牙、法国和英国在美洲的殖民扩张的产物,A项正确;B项“独立”说法错误,应是殖民地化;从题干的时间信息来看,涉及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会推动了殖民扩张,但并不是题干现象的根源,C项排除;D项不是新地名的根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世纪中期,欧洲列强加紧对外扩张,其中,英国在世界各地抢夺原料产地和拓展商品市场,但同一时期的俄国却向周边地区大规模扩张领土。导致扩张方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制度的差异
B.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地域环境的差异
D.国家实力的差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扩张方式的变化。注意题干19世纪中期,此时英国已经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扩张发生转变为商品输出为主,其特征为抢夺原料产地和拓展商品市场,而俄国此时尚处于沙皇专制之下,未开展工业革命。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分) 历法与节日的变化反映时代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臣(指汤若望)自大西洋八万里航行东来,阐扬天主圣教为本,前朝(明朝)故帝,令修历法。修历所用书籍,测量天象仪器,由西洋来者甚多。自天主教来华传教士汤若望上清廷奏疏宁可使中夏(中国)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
——摘编(1644年)《反对西学的顽固派杨光先弹劾汤若望之言论》
材料二?辛亥鼎革后,民国纪元,改用泰西历法(阳历),一以趋世界之大同,一以新国人之耳目,意至善也。
——陈振先《送旧历文》(1929年12月31日《大公报》)
材料三?而民间于祖宗忌辰、自己生日,均必不肯改易,且亦与政体无关。况蜒人于潮水,农夫之于根植,尤有绝大关系,必不敢忘也。
——1930年1月7日《盛京时报》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你从中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6分)
(2)辛亥革命后,阳历成为法定历法。请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历史背景。(6分)(提示: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概述)
(3)材料三对改行阳历持何态度?(2分)请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民间仍然使用旧历(农历)的合理性。(6分)
参考答案:(1)信息:新航路开辟;西方传教士来中国(或基督教在中国传播);传教士修订新历法;早期西学东渐(或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传入中国);顽固守旧官员盲目排外;明清朝代更迭。(每点2分,任答3点得满分6分。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2)背景:①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帝制,阳历取代旧历,彰显共和精神;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历法认同趋于西化。(2分)
②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业化进程加速),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使用阳历便于与国际接轨。(2分)
③文化上:西式文化冲击近代中国(西风东渐),颁行阳历以迎合世界潮流。(2分)(每个方面任答1点得2分。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3)态度:反对(或不支持)。(2分)
合理性:①政治上:旧历迎合宗族社会的需求;政府在无关政体方面可向民间社会作适当的妥协与退让。(2分)
②经济上:旧历适合农耕经济的需要。(2分)
③思想上:民族传统与习俗在现代化进程中应予保留。(2分)(每个方面任答1点得2分。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对映材料一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材料有效信息,依据材料一中“臣(指汤若望)自大西洋八万里航行东来,令修历法。修历所用书籍,测量天象仪器,由西洋来者甚多,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新航路开辟、西学东渐以及明朝政府态度等视角综合分析作答。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民国纪元,改用泰西历法(阳历),一以趋世界之大同”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视角分析作答,政治视角从辛亥革命影响角度思考作答;经济视角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角度回答;文化从西式文明对中国冲击角度组织答案。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而民间于祖宗忌辰、自己生日,均必不肯改易,且亦与政体无关”信息来归结态度;第二小问属于开放题型,回答时候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来印证,政治上可以从宗族关系发展需要;经济从小农经济视角分析;思想从民俗与习俗的角度思考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7世纪上半叶,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是
A.建立大种植园
B.海盗劫掠
C.组建大型商业公司
D.黑奴贸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建立大种植园是西班牙的殖民方式,所以排除A项。海盗劫掠是英国的殖民掠夺方式,所以排除B项。黑奴贸易是葡萄牙与英国的殖民方式,所以排除D项故答案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