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南宋叶适主张,在郡县制体系内应参酌古制,“以一郡行其一郡,以一县行其一县,赏罚自用,予夺自专。”王夫之也说:“封建之天下分而简,简可治之以密;郡县之天下合而 繁,繁必御之以简。”下列制度与他们的思想最接近的是
A.分封制
B.郡国并行制
C.土司制
D.行省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以一郡行其一郡,以一县行其一县,赏罚自用,予夺自专。”认为郡县制会导致地方势力膨胀,“封建之天下分而简,简可治之以密;郡县之天下合而繁,繁必御之以简。”强调郡县制中央集权应在统治方法上与封建制地方分权取长补短,则行省制最符合。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救亡图存
B.发展资本主义
C.反对专制统治
D.呼吁革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分别对应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以及马克思主义传播。这其中既有地主阶级,也有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因此BCD不是共同点,但是都体现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近代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学习西方的制度、文化。近代后期又向苏俄学习,其共同目的是救亡图存,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因此A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近代思想共同主题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周初实行分封制的最终目的是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进行有效统治,巩固国家政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作为西周重要政治制度,其主要意义在于巩固统治,因此D符合题意。B、C与分封制的内容明显不相符合,周初分封的对象不仅有同姓王族,还有异姓功臣和先代贵族,这些受封的诸侯控制着各地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A是周初实行分封制后,诸侯与周王关系的结果,是诸侯国的义务,是“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的具体表现而已,并不是分封制的目的。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室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室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室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皇宫建筑布局不断合理
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说明明清时期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室,这是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的结果,军机处的设立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故答案选C,A B D三项与题意不符。
点评: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时期,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制的形成和军机处的设立;在思想文化方面继续以程朱理学为指导思想,强化思想专制,在科举实行八股取士制度。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竟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使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了
A.元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
B.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
C.科举考试在元代式微
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信息反映了元杂剧兴盛的原因和地位,揭示了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故选B项,A是表面现象而非本质;C项表述错误;D项表述与主旨不符合,故选B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
点评:元代是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时期,对以后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高考中多从戏曲艺术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加以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