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七国集团2011年3月18日联手干预外汇市场,以遏制日本大地震后日元对美元急剧升值势头。分析人士指出,欧美应日本要求,一改对干预外汇市场惯常持有的谨慎姿态,宣布联手干预汇市,主要是出于担心日元进一步升值给日本经济及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这主要是由于
A.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
B.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造成了重创
C.外汇市场的稳定关系到各国经济稳定
D.各国自觉、主动地帮助日本抗震救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材料提取材料当中的关键信息,材料关键是“出于担心日元进一步升值给日本经济及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B.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造成了重创、C.外汇市场的稳定关系到各国经济稳定、D.各国自觉、主动地帮助日本抗震救灾,与材料的关联较小,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经济全球化
点评:对于经济全球化这一考点要认识到:①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趋势无法改变,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发展;②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资本扩张;③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的新秩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实现世界的共同繁荣。④经济全球化要求我们要有全球意识,许多全球性问题只有共同协商才能解决,要把全球化与多样化协调统一。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B.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所给关键时间信息,30年后是2001年,中国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排除A。B项所述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的主要内容,排除B。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与2001年也不相符,排除D。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从此,中国开始参与经济全球化,开始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所以答案为C。
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实际是考查学生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重大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也包括史实掌握程度。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经济全球化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②经济区域化阻碍了全球化的实现③经济全球化加强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优势④发展中国家必须全面实现西方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准确解读分析材料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经济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在现阶段的表现,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经济全球化,因此②的表述不合史实;④的表述不合史实,综合分析得出①③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区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及全球化带来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主权正在越来越多地向政府间国际组织转移。比如,向联合国、地区组织转移政治、外交和军事权利,向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全球公司转移经济权利。此现象反映了
A.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B.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C.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D.国际组织多元化趋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国际组织、区域合作组织的产生都体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B项正确,C项具有一定迷惑性,多极化趋势是政治格局上的变化趋势。A项材料未体现;D项本身说法错误。
考点:全球化
点评:材料中的现象实际上反映的是全球化的现象。经济全球化是现在发展的重要的趋势。在新航路开辟之后雏形,后来经过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逐步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加速,主要因素有科技因素,这是根本推动力;有体制因素,市场经济体制的广泛建立;有交通、通信方面的发展等。此外,全球化的影响也需要把握。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我国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以下对上述材料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西方主导的
B.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
C.旧的国际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D.发展中国家应该回避全球化过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