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西方有位学者写了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结束于苏联的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
问题:(7分)
小题1: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苏联的解体”作为此书的结束?(2分)
小题2:“美苏对抗”主要表现在哪些事件中?(3分)
小题3:如果你是本书的读者会怎样评价这个“时代”?(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苏联解体意味着美苏冷战的结束。
小题2: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北约与华约的建立,柏林危机,两个德国的出现,朝鲜战争和朝鲜的分裂等。
小题3: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冷战造成欧洲乃至世界的不稳定、分裂或危机,影响了国际格局的发展,双方都想在全球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加剧了意识形态的斗争。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说明要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土耳其;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因而“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者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他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并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材料二?尼克松说:美国不在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的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经济的援助。但我们指望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员的主要责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杜鲁门主义的核心。文中所说的“转折点”表现在哪些方面?(7分)
(2)对比材料一、二,概况美国的对外政策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8分)
参考答案:
(1)核心是反对苏联扩张(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3分)
表现:由战时同盟转变为敌对营垒;由反法西斯转变为干涉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和别国内政;由反法西斯同盟的一员转变为要担当“世界警察”的责任,称霸世界。(4分,答出2点即可。)
(2)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2分)
原因:经济陷人困境;国内反战和平运动高涨;霸主地位动摇。(6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可以看出来杜鲁门主义的核心是对外扩张,遏制共产主义,进而称霸世界。转折点说的是前后两个时期的变化。在二战期间的盟友变成了敌人。(2)材料一主要体现的是美国的霸权政策,是对苏联战略进攻的局面,到了材料二尼克松时期,由于美国的国力衰退,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不得不调整战略,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主要原因包括美国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和国内经济放缓,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等因素构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马歇尔深知苏联根本不可能接受欧洲复兴计划。他曾说,如果一开始就把苏联和东欧排斥在计划之外,就会吓跑欧洲人,有的欧洲国家就会表现迟疑。这不能用来说明
[? ]
A.美国有意识地制造了欧洲的分裂
B.美国将分裂欧洲的责任推卸给苏联
C.美国有意掩盖其从经济上控制西欧的企图
D.美国有意在欧洲建立起一个军事战略同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人们称美苏“冷战”对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下面是在一次课堂讲座中,同学们对美苏争霸对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浪费了大量资源,不利于经济发展②导致两个朝鲜和两个德国的出现
③使各国人民长期处于核战争的恐怖之中④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二战后,盟国在东京设远东国际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在纽伦堡设立军事法庭对德国战犯进行审判。对东条英机、戈林等战犯进行审判的法律依据是( ? )
A.《洛加诺公约》
B.《国联盟约》
C.《联合国家宣言》
D.《非战公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