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思想观点的中?心内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之《哈姆雷特》
材料三:(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 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材料四: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以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 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巳而矣。向使天下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普罗泰戈拉思想观点的中心内容的?
?
(2)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对人的看法的思想内涵发展了什么重大的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
(3)依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的这一?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什么思想有相同之处?并简要分析两者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
参考答案:(1 )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
(2 )变化:从对人性的崇拜发展到对理性的崇拜;因素: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
(3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从本质上讲仍然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对传统的儒家思想形成了一定的冲击,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政治影响有限。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主要代表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为新兴资产阶级设计了一整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推动了欧美乃至亚洲的革命运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顾炎武认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下列对顾炎武这一言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反对君主制度
B.主张削弱君权
C.倡行“郡国并存”制度
D.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的主要意思是:分封制造成国家衰亡的原因在于地方权力太大;郡县制极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又压抑了地方的积极性,应该给地方一定的权力,限制君权。故B正确。作者反对君主过于集权,但不反对君主制;作者并不倡导分封制,认为那样会造成亡国;从材料可以看出,作者有民主思想,但不是民权思想,因此AC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进步性在于
A.反映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思想
B.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C.反对中央集权制度
D.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天下非一姓之私也”说明其主张天下为公,反对“家天下”,即反对君主专制。A不对,明清之际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尚未产生;C不对,中央集权主要是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言;D在材料中没有得到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黄宗羲曰:“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制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文中黄宗羲评价的思想家是
A.朱熹
B.王阳明
C.程颐
D.李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吾“心”、 动“心”、 忽“悟”才是本题的题眼,“心” 和“悟”很明显是符合王阳明的心学,所以本题答案选择B. 王阳明。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心学和道一样深奥难懂的。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内容,不包括
A.批判宋明理学
B.批判重农抑商
C.批判君主专制
D.批判“农工商皆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项内容应该是他们共同主张的内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