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十七大以来,“关注民生”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热词之一,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材料一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耕地),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
材料二“岁遇水旱,则遣官祈祷天神、地神、太岁、社稷。”
“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备祲 (注:不祥之气);二曰除孽;三曰救荒;四曰发赈(注:发仓救济);五曰减租 ;六曰出贷;七曰蠲赋(注:免除赋税);八曰缓征;九曰通商;十曰劝输;十有一曰兴土筑;十有二曰集流亡。”
——摘自《清代文献汇编》
⑴根据材料一,归纳指出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为政思想和具体措施?(6分)
⑵根据材料二,概括清代救灾的特点。(2分)从清代的救灾措施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3分)
参考答案:(1)思想:保护人民利益或以民为本,施行仁政。(2分)?‘
措施:省刑罚(减轻对农民的压迫);薄税敛(减轻农民负担);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勿夺农时(保证农民劳动时间)等。(4分)?一
(2)特点:措施多样;有迷信色彩。(2分)?启示: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救灾措施;破除迷信,科学救灾;以人为本;全民参与等。(3分,答出3点即可)
本题解析:第一问结合史实回答即可;第二问据材料概括,启示主要谈应该如何做。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清代统治者能够正确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
①尊重少数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 ②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
③在中央设立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 ④对少数民族大事集权,小事放权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婚姻制度从原始的群婚向现代的专偶婚发展,请根据历史上以下四种婚姻制度的出现先后,选择正确的答案? (? )
①群婚?②辈分婚?③对偶婚?④族外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人类婚姻的变化经历了群婚—辈分婚—族外婚—对偶婚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婚姻的文明与进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商汤之孙太甲在位时,因其“不尊汤法,乱德”被幽禁。从战国时起,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便提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治国理念,构筑了某种有利于廉洁政治的文化氛围。秦简上载有秦朝“为吏之道”,严格规定了官吏的行为规范,包括“五善”、“五失”。 汉代规定,“臧值十金,则至重罪”;汉武帝设十三部刺史,其职责是“六条问事”,一条针对不法豪强,五条针对“二千石”的郡国守相,其余不问;汉代察举制突出了以“德”、“能”、“文” 等考选官员的价值取向。唐太宗曾重视对大臣的廉政教育:“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唐代巡按任期两年,职责偏重刑狱;《唐律》规定:官吏监守自盗,“盗所监临财物者”,“三十匹绞”。《大明律》规定:官吏监守自盗,至四十贯者绞;官吏犯赃枉法,至八十贯者绞;官吏恐吓取财,即使未遂不得财,亦须杖刑;明代巡按对地方官吏兼有考察、荐举、纠劾之权。
——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等
材料二?孟德斯鸠曾经说过:“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西方发达国家目前相对比较廉洁,与其廉政文化设计上的精良密切相关。…… 在西方的政治观念中,西方人更倾向于把个人权利作为合理解决一切问题的基本坐标:“较之以往的时代,我们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生活在更大程度上为权利话语所支配。”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指出:“对于人权的无知、忽略或轻视乃是公民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由。”在西方社会,公民权利意识的发达是其政治廉洁的重要保障。……美国总统杰斐逊曾呼吁:“请您提倡一个扫除愚昧的行动,制定和改进教育普通人民的法律吧。让我们的同胞知道:只有人民才能保护我们,使我们能够防止这些弊害,为此付出的捐税尚不及献给国王、僧侣和贵族财物的千分之一,如果我们听任人民陷于愚昧无知,这些家伙就会在我们中间死灰复燃。”
——摘编自《西方发达国家廉政文化的特点及运行条件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中国廉政建设的主要做法。(8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西方廉政建设的主要特点。(9分)
(3)比较上述材料中反映出的中西廉政建设的本质区别。(8分)
参考答案:
(1)历代政权重视约束各级官吏权力;重视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以严格的法律规定惩治腐败;建立日趋完善、相对成熟的监察制度。(8分)
(2)以分权制衡作为廉政主要方式;通过立法加强廉政建设;建立资本主义民主政体,保障廉政建设顺利进行;把维护个人权利作为预防腐败的根本手段,保障个人的自由平等;重视公民权利教育和参与能力。(9分,每点3分,答出3点即可)
(3)中国古代的廉政建设以维护皇权为根本目的;强调人治;突出上级对下级的监督。西方的廉政建设以维护公民的利益为前提;重视法治;突出民众对官员的权力监督。(8分,答出4点即可)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概括古代中国廉政建设的主要做法:从战国时起,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便提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治国理念,构筑了某种有利于廉洁政治的文化氛围;历朝都严格规定了官吏的行为规范;重视对大臣的廉政教育;加强对官员的监察;《唐律》、《大明律》都对贪官严厉惩处。
(2)依据材料二,归纳近代西方廉政建设的主要特点:在西方的政治观念中,西方人更倾向于把个人权利作为合理解决一切问题的基本坐标;分权制衡作为廉政主要方式;通过立法加强廉政建设;公民权利意识的发达是其政治廉洁的重要保障。
(3)该问考查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两则材料涉及的中西廉政建设的本质区别是维护的阶级利益不同:中国古代的廉政建设以维护皇权为根本目的;强调人治;突出上级对下级的监督。西方的廉政建设以维护公民的利益为前提;重视法治;突出民众对官员的权力监督。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属于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加强的是
①建立僧官制度②册封达赖、班禅
③设置驻藏大臣④实行金瓶掣签制度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