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宗教人士的强烈反对。下图是当时讽刺达尔文的漫画,它说明了
①进化论是对上帝造人说的颠覆②进化论已经被科学界普遍接受
③进化论动摇了宗教神学的根基④进化论使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据报道:到2000年12月时,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了112个月,超过了美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增长期。特别是1996年起,年实际增长率达到4%,而且与此同时,美国经济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1999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为4.2%和1.9%。引发这一现象的因素有?
①20世纪80年代,“新经济”的出现?
②充分利用“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力求获取最大量“和平红利” ?
③采取了开发和应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科技政策?
④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
时间
| 历史资料
|
1831~1836年
| 达尔文进行环球航行考察
|
1840年
| 利物浦至波士顿之间的轮船航班开通
|
1858~1864年
| 瑞典地质学家伊雷克先后对北极斯匹兹卑尔根岛进行了3次考察,并绘制了详细地图
|
1859年
|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
1869年
| 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开通
|
1869年
| 英国至印度海底电缆开通
|
以“海洋与人类文明进步” 为题,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8分)
参考答案:
(1)①海洋考察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2分) 例1:达尔文通过海洋考察扩大了视野,获得了新知,写出《物种起源》,提出优胜劣汰的生物进化论,对当时基督教的世界观形成极大挑战与冲击。(2分)例2:伊雷克对北极进行3次科学考察,绘制出地图,增进了人类对北极地区的了解。
②人类科技进步也推动了对海洋的利用与开发。(2分)例1:利物浦至波士顿之间轮船航班的开通,使工业革命成果应用于全球交通领域,有利于克服海洋的阻隔,促进了经济发展,便利了社会生活。(2分)例2:英国至印度海底电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海洋对人类区域的阻隔,缩短了交往时间,有利于信息传播。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论证、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回答时注意题目中二者的关系是相互的,因此在论述的时候要从两个角度论述出二者的关系,一是海洋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而是人类文明进步对海洋的影响。并用相关的事例加以说明。
【考点定位】世界近代科学技术?进化论?进化论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轮船、运河、海洋电缆。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后,宗教势力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组织信徒出版刊物,不断集会大造声势,叫嚣“打倒进化论”、“拯救心灵”、“粉碎达尔文”,他们不准把《物种起源》放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图书馆内。1864年,有30位皇家学会会员与40位医学博士,联名发表宣言反对达尔文。?
一一摘自《科学蒙难集》
材料二 : 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到“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惟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材料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近三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
材料四 : “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在央视播出,给袁隆平的颁奖词是:袁隆平,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奖揭晓,钱学森被授予此殊荣,给钱学森的颁奖词是: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请回答:?
(1)材料一集中反映了哪些冲突?(2分)
(2)据材料二和三,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主要观点。(2分) 两人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共同价值取向是什么?(1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你的认识,分析袁隆平和钱学森能够感动中国的原因。(3分)
(4)根据上述材料,从科学既能改造人的主观世界,也能改造人的客观世界两个方面,概述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进步作用。(5分)
参考答案:(1)冲突:反映了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科学和宗教之间的观点冲突,以及学术界内部的分歧。(2分)
(2)爱因斯坦:科学赐福还是降祸关键取决于人类本身,科学可以制造战争,也可以制止战争。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2分)共同取向:科学应造福于人类的和平发展事业。(1分)
(3)感动的原因:①袁隆平: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②钱学森: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③二人的精神:爱国;无私奉献;勇攀科学高峰;科学创新等。(3分)
(4) 作用:主观世界:树立科学精神;促进思想解放。(2分)
客观世界: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变革;密切世界联系;造福人类社会;维护世界和平(3分)(其它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作品属于典型的现代主义美术的是
A.《向日葵》
B.《思想者》
C.《日出·印象》
D.《格尔尼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