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吾读甲申殉难录至愧无半策匡时难,唯余一死报君恩。”以上言论主要针对明清时期(?)
A.理学重文轻技的特点
B.儒学理论化和思辨化的特点
C.理学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本质
D.理学空谈义理、不重视经世致用的做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③位卑未敢忘忧国
④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组别
| 材料
| 结论
|
东汉组
| 史料记载,东汉桓帝是中国第一位实行道教及佛教教化政策和帝王,他也支持翻译佛经和其他佛教活动。 ——据古正美《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
| 佛、道思想是中国文化传统思想的主流。
|
宋代组
| 游酢和杨时去拜访老师程颐,程颐正用佛家打坐瞑目而坐。游、杨二人遂恭敬站在其身旁,等候良久,直到程颐发觉。 ——据朱熹《近思录》
| 中国古代有尊师传统。
|
晚清组
| 孙家鼐建议京师大学堂应“以中学(中国传统学术与政治思想)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据孙家鼐等《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1896年)
| 这份奏折中,孙家鼐认为中学比西学重要。
|
请回答
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1分)
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5分)
本堂课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演变”。请结合所学知识,紧扣主题,重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在东汉、宋代、晚清三个时期的变化。(8分)
参考答案:
(1)晚清组。(1分)
(2)①东汉组、宋代组。(1分)②考生可从增加材料或者修改结论两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材料与结论必须相符。每组2分,共4分。
如:东汉组的结论可修改为“东汉桓帝受道教和佛教思想影响比较大”。宋代组可增加其它朝代学生尊师典型事例、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尊师思想等。
(3)东汉:佛教和道教成为某些帝王的治国理念,汉武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被动摇,佛教、道教产生了较大影响。(3分)
宋代:程颐吸收佛教的某些修习方法和思想,与其它思想家一起创立的理学逐渐成为中国占主流地位的思想。(3分)
晚清:某些官员的教育思想受到西学影响,西学对中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儒家思想仍占主流地位。(2分)
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主要考查学生阅读表格材料并分析归纳的能力,要求较来源:91考试网 www.91exAm.org高。(1)问学生能够答出;(2)问难度大些,既要判断,又要修改,学生感觉比较难,容易失分。(3)问难度最大,考查学生重新组织整理材料并得出变化的能力。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以及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的有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我国的传统文化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已经转化成为时代优秀的价值原则或精神的有:
① "自强不息"?
②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③"天不变道也不变"?
④"天下为公"
⑤"慎言力行"?
A.①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天不变道也不变”是中国西汉董仲舒的一个哲学命题,其核心是三纲五常。董仲舒以“天不变道亦不变”来论证封建制度和君主统治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后来成了束缚人们的精神枷锁。所以③错误,不能入选;①②④⑤项均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且已成为时代优秀的价值原则或精神,故本题的答案为B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哪个选项,不可以代表士人的经世致用思想
[? ]
A.“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
B.“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C.“出则必为帝王师,处则必为天下万世师”
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