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既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 子曰:“仁者爱人。”?
——《论语·雍也》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1)依据材料一 概括孔子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依据材料二 指出孟子的思想 ,在人性的认识上荀子与孟子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3)材料三是谁的观点?依据材料概括其思想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一物需有一理。万物皆有理。
(4)材料四提出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举出两个该思想的代表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五 “人人皆可以为圣”,“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焚书》)
(5)材料五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概括材料所体现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六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明夷待访录·原君》
(6)材料六所体现的思想是什么?出自哪位思想家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七 “有亡国,有 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7)材料七是哪位思想家的思想。后人将其思想归纳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兴建孔子学院,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被重视。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仁、礼。
(2)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性恶论。
(3)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万物的本原是天理;二程、朱熹。
(5)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6)君主是天下的大害,黄宗羲。
(7)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8)优秀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孔子家语?观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孔子认为对饥民实施救助的做法值得商榷
B、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
C、体现了孔子的无等级观念
D、充分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万物之原为水。水生万物,万物又复归于水。
(1)据材料一分析老子和泰勒斯观点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这是揭开天空面纱的一个轰动一时的、革命性的解释。牛顿已经发现了一个能够通过数学被证明的基本宇宙定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指出“牛顿科学发现”的特点。这一发现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19世纪未经典物理学遇到了被称为“晴空上漂浮着两朵乌云”的两个无法解释的难题,后来这“两朵乌云”被驱散了。
(3)材料三中“两朵乌云”是怎样被驱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上所述,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相同点:都体现了对世界本原的探究。不同点: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属唯心主义范畴;泰勒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属唯物主义范畴。
(2)特点: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影响: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3)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出现。
(4)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真理是相对的;科学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经历了游说宣传、被时势冷落、信徒撰书传经、汉学儒学、又在历史的长河中时冷时热、几经改造,但它却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近现代社会的孔教儒学更是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变脸”。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先秦儒学是怎样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儒学为什么在汉武帝时得以勃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后来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孔学儒教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入近现代社会后,康有为“拥孔变法”、陈独秀“批孔反袁”、吴虞喊出“打倒孔家店”、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今天却是“孔夫子越来越国际化”。你怎样看待这一系列历史现象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根据自己的实践活动,提出了一整套思想学说,儒学开始兴起。孟子、荀子等人对儒家思想进一步总结和改造,体系更加完整。
(2)统一的西汉王朝迫切需要笼络人才,兴国安邦。在此背景下,董仲舒根据汉武帝政治上、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进一步发展了儒学,使其更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也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3)随着佛教、道教思想的传播,儒家思想吸收了它们的思想,形成了宋朝的程朱理学和明代王阳明的“心”学,使理学和“心”学成为我国明清时期的官方哲学,儒家思想也发展到了它的又一个高峰。
(4)康有为“拥孔变法”是利用孔子的权威论证变法的合理性;陈独秀“批孔反袁”是反对封建思想复古斗争的需要;吴虞的“打倒孔家店”一方面具有反封建斗争积极性,一方面过于偏激否定了传统文化;“文革”中的“批林批孔”是“四人帮”借“批孔”意图批倒周恩来;当今社会的“热孔”是因为儒学含有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发展的世界需要这一智慧的思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这种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