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关于以下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官职的记载,从《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能够看到的句子是

图1

图2
?[? ] A.图1:御史大夫,秦官,银印青绶,掌武事。 B.图1:丞相,秦官,金印紫绶,为百官之长。 C.图2: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 D.图2:太尉,秦官,银印青绶,掌副丞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唐长孺说:“汉末大姓、名士是魏晋土族的基础,而士族的形成在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保证士族在政治上的世袭特权,实质上就是保证当朝显贵的世袭特权,因而魏晋显贵家族最有资格成为士族。”这句话不能反映出 A.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 B.皇权承认了士族在政治上的特殊地位 C.士族成为魏晋君主专制制度的威胁 D.士族与九品中正制是相伴而生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而士族的形成在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保证士族在政治上的世袭特权,实质上就是保证当朝显贵的世袭特权,因而魏晋显贵家族最有资格成为士族”等信息可知,A、D两项符合材料;由于九品中正制是统治者制定的选官制度,因而可推出皇权承认士族在政治上的特殊地位,故C项符合材料;材料中没有涉及士族威胁魏晋君主专制制度的信息,故C项为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已经解决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理解题干材料,实际上是在阐述兵权、财权、行政权等都收归了中央。以革除藩镇割据之弊。题干意在说明中央集权而不是地方政府收权,B错。皇权与相权之争在题干中没有体现,C错。题干中也没有表达D项意思,答案为A。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是我国古代实行过的几项重要制度,按其建立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 ) ①三公九卿制度 ②行省制度 ③三省六部制 ④察举制 A.②③①④ B.①③②④ C.④②③① D.①④③②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时间排列型选择题,①三公九卿制度建立于秦朝;②行省制度建立于元朝;③三省六部制建立于隋唐; ④察举制建立于汉代。因此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排列型选择题是在题干中有“先后顺序”“地理位置”和“逻辑关系”等字样和多个数字项组合而成,强调对历史知识时序性、地域性和逻辑关系的考查,即要求将题干所列的空间、时间、因果关系、对应关系等,根据题意要求(时间先后、地理位置、逻辑关系、对应关系等)排列其顺序。解答此类题的有效方法是首尾法+排除法,即认定排在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得选项,排除其中的一部分,再运用排除法,将备选项中明显错误或明显正确的选项从备选项中排除,以缩小范围。最后对其余选项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史载:“唐中叶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是真正的宰相。三省长官却先后被排斥出宰相行列,成为荣誉职,决定政策之权则被剥夺。”这表明?
? ①三省六部制度日益完善? ②三省六部制度名存实亡
? ③唐朝中后期皇权得到加强? ④唐朝在制度上没有创新
[?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