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报·发刊词》(1905年)
(1)材料一是哪一组织的机关刊物?该组织的宗旨是什么?
(2)请按示例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的革命斗争。示例:建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
材料二?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
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河南程氏遗书》
(3)据以上材料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4)依据材料三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参考答案:(1)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民主革命思想并同改良派进行思想论战;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政权——中华民国等。
(3)革命前认为皇帝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革命后破除了对皇帝的迷信。
(4)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励着人们探究救国的新道路,这正是五四运动产生的思想基础。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2)题按照示例的模式,进行分析组织答案。第(3)题要充分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指出其变化。第(4)题实际要求通过阅读材料来回答“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的关系”这一问颗。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13年袁世凯在一次演说中提出《临时约法》,“即其内容规定,束缚政府”,让他“身受苦痛”。由此可见《临时约法》
A.扩大总统权利
B.维护民主共和
C.缩小内阁权利
D.赞成独裁专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阅读、理解的能力,由材料中的“即其内容规定,束缚政府”、“身受苦痛”分析可知
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是为了束缚了总统的权力,维护共和政体,因此B符合题意。而A、D与题旨相反,C是考责任内阁制,此为参议院牵制袁世凯的绳索,“缩小”表述有误,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发给刘伯承、邓小平的一封电报中指示:“要放手消灭敌人,歼敌越多,对山东粉碎敌人重点攻势,乃至尔后?均极为有利。”电文中“? ”处应为
A.渡江战役
B.解放南京
C.挺进大别山
D.解放徐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革命野战军越过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地区,揭开了中共战略反攻的序幕,答案选C,A B D三项与刘伯承和邓小平的军事指挥史实不符。
点评: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紧接着中共发动了对国民党统治的三大攻坚战役,即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最后组织实施了渡江战役,改变了国共双方的军事战略格局,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完成了解放战争的重大任务。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曾经克复仁安羌,救出英军七千多人。其中的“仁安羌”位于
[? ]
A.缅甸
B.老挝
C.越南
D.泰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 ]
A.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与愿望
B.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D.是太平天国的反帝革命纲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