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这里的“彻底”是指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
C.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D.工人阶级在运动中登上政治舞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彻底”是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答案选C,A说法错误,B D两项正确表述了五四运动的特点,但不是其彻底性的表现。
点评: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不是彻底胜利。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释放了被捕学生,取得了初步胜利,但是它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有人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的挑战,则可以暂缓一步。”为此当时的中国政府
[? ]
A.屈辱求和,签订《南京条约》
B.与列强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割地、赔款,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D.推行“新政”,实行“预备立宪”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分南京是我国一座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
?
(1)列举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南京建立的两个政权的名称及其性质。(4分)
(2)列举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南京颁布的体现历史发展方向的两部著名文献。(2分)
并结合两部文献的内容.简析其性质(6分)
(3)这两部文献最终的结局如何?导致这些结局的共同原因有哪些?(3分)
参考答案:(1)太平天国---农民阶级政权;南京临时政府—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4分)
(2)《资政新篇》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政治上主张以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经济上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办保险事业;文教上提倡兴办学校;外交上主张自由通商。(3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权,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3分)
(3)《资政新篇》没有实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被袁世凯废除。共同原因在于没有充分的经济基础,是由阶级局限性和社会性质决定的。(3分)
本题解析:(1)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上两个人物可知一个是洪秀权,一个是孙中山,结合所学知道一人领导太平天国运动,一个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然后注意几个关键词,反映时间的“旧民主主义”反映地点的“南京”就可答出。
第一小问考查的就是再认再现的能力,注意“体现历史发展方向”这个要求,太平天国运动颁布的应该是什么。第二小问考查的是学生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的能力。要结合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通过内容说明其性质,一定要把内容答出。
第一小问考查的是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这一问,是什么结局就直接回答。第二小问考查学生归纳、比较、概括的能力,审题时注意要回答的是“导致这些结局的共同原因有哪些?”在各自的原因中,找出相同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遭到惨败;抗日战争中,中国取得完全胜利。从中得出的最重要启示是
[? ]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保障
C.胜败的关键在于国力之强弱
D.战争的胜负取决于是否得到外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图6是中国共产党某次代表大会的照片,有人对会场的描写是:主席台上方“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横幅和会场后面“同心同德”四个大字交相辉映。会场两侧张贴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标语,四周24面党旗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24个春秋。该会议应是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表明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走过的24个春秋”可知这次会议的1945年,所以是中国七大召开的时间。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