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6分)粮食问题是全球广泛关注的话题,历史上各朝各国都高度重视粮食问题和粮食安全。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未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扶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材料二:我国粮食产量表:
年份
| 1959
| 1961
| 1978
| 1984
|
粮食总产量(亿斤)
| 3400
| 2950
| 6000
| 8000
|
人均约(斤)
| 500
| 440
| 580
| 800
|
(2)指出材料二中“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的不同状况,并从体制角度说明其原因(8分)
材料三:……在土地纲领上,应把重点移到雇农代表苏维埃.没收地主的全部土地,把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由当地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单独组织贫苦农民代表苏雏埃.把各大田庄(其面积约100俄亩至300俄亩,根据当地条件和其他条件由地方机关决定),由雇农代表进行监督,由公家出资经营.
——《土地法令》
(3)材料三是俄国在某一时期颁布的一份土地法令,它对这一时期有俄国革命有何意义?(4分)
材料四: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指出罗斯福颁布上述新政措施的目的是什么?(6分)
2、判断题 《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B.铁器已经普遍使用
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
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3、判断题 牛耕的使用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这次革命大约开始于
A.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时期
4、判断题 下图中的生产工具分别出现在什么朝代(?)
?
A.汉朝和唐朝
B.春秋战国和汉朝
C.三国时期和唐朝
D.都是唐朝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所以从来不主张远征。成吉思汗远征时还没有进入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耕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
——余秋雨的演讲
材料二 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这样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的文明化进程。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而强大的东方邻国本可以轻易地把这些不速之客们赶回大海,但他们对希腊人的到来却表示欢迎。他们认为,商贾云集,有利于当地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古希腊城邦史》
请回答:
(1)中华文明为什么“不主张远征”?简要分析这种特性对中华文明带来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希腊为什么要进行海外殖民活动?这种活动对希腊文明起到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以上两则材料,你认为应怎样正确看待亚欧文明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