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1年到1905年,清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上谕,陆续推行新政。1901年,清政府下谕全国各省裁汰旧军,编练“常备军”,编练“新军”的工作在全国铺开。为了筹饷,清政府巧立名目,多方搜刮,使财税紊乱,贪污横行。为缓和国内矛盾,巩固其封建统治,清政府“裁冗衔”、“裁吏役”、“停捐纳”,对统治机构作了一些改变。但往往是新旧机构重迭,如军机处和督办政务处、户部和财政处并存等。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接着,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这些章程和做法,都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繁荣
——《艰难的历程——中国百年的现代化追求》
(1)据材料,归纳清末“新政”的措施。(6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评清末“新政”的上述措施。(9分)
参考答案:
⑴措施:筹饷练兵,改革军制;改革官制,整顿吏治;振兴商务,奖励实业。(6分)
⑵清末新军的出现使革命党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新军,为武昌起义奠定了基础;新政客观上促进 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筹饷和官制改革加重了人民负担,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没有能挽救清政府的统治。(9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裁汰旧军,编练“常备军”,编练“新军””、“清政府“裁冗衔”、“裁吏役”、“停捐纳”,对统治机构作了一些改变”、“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这些章程和做法,都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繁荣”等信息概括出清政府新政的措施。(2)对于对清朝后期新政的评价要从积极和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清政府编练新军,提高了军队的文化素质,使得革命党人把争取的重点放到新军上,为武昌起义奠定了基础;同时清政府采取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是局限性也要知道,没有最终取得成功,也没有挽救清政府的统治。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全面抗战爆发后,最能体现
国共合作抗战的战役是(? )
A.太原会战
B.淞沪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毛泽东说:“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条件。”这里指的“最基本条件”是指( )
A.建立稳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B.建立一支党领导的工农红军
C.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D.取得农民对革命的拥护和支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中国革命最基本的问题是土地问题,而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之一,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就能更好地调动起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使农民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坚实力量。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经洪秀全批准,太平天国于1853年出版了一本论文集《诏书盖玺颁行论》,其中一篇由高级官员黄再兴写的论文说:“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也!”这种做法的实际结果是
A.重视意识形态控制
B.禁绝了儒学百家思想
C.反对专制统治理论
D.推崇法家治国的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尽……焚除……否则问罪”可知太平天国加强了对人们思想的控制。故本题应选A项;B项中“禁绝”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太平天国政权仍为传统的专制政权,推崇西方的基督教学说,故排除C、D两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五四运动所倡导的旗帜是
A民主与科学 B爱国与进步
C新文学与新道德 D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五四运动作为一场反帝爱国运动,爱国与进步是其最鲜明的旗帜;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新文学与新道德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之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旗帜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