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体现为
①拘谨、保守?②美观、适体?③呆板、等级森严?④方便、平民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变动,自然经济不断解体。标志着自然经济开
始解体的是
A.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B.继昌隆缫丝厂的创办
C.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办
D.贸易中心转移到上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自然经济开
始解体的是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春秋出孔子,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下图就是造型庄重、严谨的武夷山“朱熹纪念馆”。殿前大门两侧有“接伊洛之渊源,开闽海之邹鲁”的草书楹联。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朱熹开创了儒学发展的新局面
B.朱熹对儒学向南方地区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
C.朱熹居于传统文化发展的“承上启下”地位
D.形成理学与儒学南北鼎立的局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进入封建社会中期以来,儒学与佛教、道教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局面。宋明时期,理学获得极大发展。二程发明宋明理学,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了出来,这是二程对中国哲学思想的一大贡献。南宋儒家学者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到了明朝中期,王阳明把“理学”发展到“心学”的新阶段,他将“天理”“良知”的封建道德伦理的准则赋予绝对权威性,把程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变为阳明心学的主观唯心主义。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儒家思想发展到“理学”和“心学”,反映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儒学不断发展完善并走向极端化。因此理学属于儒学的新发展,而非与儒学南北鼎立,答案选D。
点评:逆向型选择题(否定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取否定式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错误的”、“不包括”、“无关的”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它主要适用于难度稍大的组合型选择题和逆向型选择题,重在考查学生再现史实和比较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12~1919年间,中国民族资本的年平均增长率为6.11%,1920~1936年上升至8.02%。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国际国内环境相对稳定
B.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推动
C.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政府推行有利的经济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状况。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1920-1936年民族资本的年增长率比1912~1919年高,其原因是国际国内环境相对稳定,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推动和政府推行有利的经济政策。而C项是1912~1919年发展的原因,到1919年之后,列强加紧了对华经济侵略。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图记录了当年国统区物价一日数涨,货币急剧贬值,上海市民携带大捆金圆券去抢购米面时的情景。造成这一现象的最直接原因是
?
A.美国的经济侵略
B.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
C.国民政府的货币政策
D.米面供不应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