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有人评价他是“中国的卢梭”,在《原君》中提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观点,他是
[? ]
A、李贽
B、王夫之
C、黄宗羲
D、顾炎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一观点
A.批判了古代中国皇权独断性、随意性的弊端
B.反映了军机处建立和密折制推行后的政治现实
C.是对当时西方要求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呼应
D.说明作者跳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思维逻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这一观点出自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主张,批判封建君主专制,A符合题意。
B不对,军机处建立和密折制推行是在雍正时期;C不对,明末清初思想家并没有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D不对,明末清初思想家并没有超越传统儒学的范畴。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
解题方法:此类选择题题干中的材料信息是命题者提出问题和学生解答问题的依据,因此解题的关键是获取所引材料蕴含着的有效信息,把握好信息点,理解材料的意思。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通读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道学家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是借道学这块敲门砖, “以欺世获利”,为自己谋取高官厚禄,他们“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此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李贽的思想主张。他强烈批评道学家的虚伪。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既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回答:
(1)孔子创立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什么?(1分)
(2)汉武帝时期是如何大力推行儒家思想的?(2分)
(3)在北宋、明代时期对儒学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有哪些?他们的学说分别被称为什么?(2分)
(4)明清之际儒学发生了巨大变化,请你列举明清之际的三大进步思想家,及其他们对儒学如何批判的?(5分)
参考答案:
(1)“仁”的学说。(1分)
(2) 以儒学为选官标准;规定儒家经典为教科书,让儒家垄断教育;设立太学,提高儒学的地位;建立地方教育系统,让儒学在民间处于独尊地位。(2分)
(3)北宋:二程。程朱理学(理学)明朝:王阳明。陆王心学(心学)(2分)
(4)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到实践中寻真知。王夫之,宣扬唯物主义思想。(5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演变。
(1)春秋时期,孔子成立儒家学派,其思想的核心是“仁”。
(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采取了一系列尊崇儒学的措施:①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提高儒学的地位;②任用很多文学儒士参政;③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兴办太学、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3)宋代儒学家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重新阐释儒学义理,形成理学,使儒学完成了思辨化、哲学化的转变。代表人物有二程、朱熹。南宋的陆九渊、明代的王阳明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万事万物之理皆居于人心中。他们的学派称为“陆王心学”。
(4)该问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列举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他们对传统儒学进行批评地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点评: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它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考命题可以考察某朝代、某阶段、某代表人物的思想,又可以考察某思想的现实意义,还可以中西思想比较,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高考复习中要高度重视本专题内容,并注意知识和能力并重。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