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导致近代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 ]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资产阶级维新派最大的区别是
A.革命性质不同
B.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不同
C.对清政府的态度不同
D.革命的结局不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革命派要求推翻清政府,而维新派在改革中却依赖清政府中的皇帝。故选C。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维新派都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都最终以失败告终。因此ABD都是二者的相同点。
点评:中国的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主要分为三派:维新派、革命派和激进派,此外还有实业救国思潮。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设议会,兴民权,主张皇帝的主导下进行变法;革命派主张用革命的方式推翻君主专制统治。激进派是一些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主张思想领域里的革命,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图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图片、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日记中所说的“变乱”应指的是辛亥革命,故A项正确;“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表明作者反对学习西方,故B项错误;“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说明中国乡村社会习俗有所变化,故C项错误;作者仍尊崇“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说明依然坚持封建君主制,故D项错误。故应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兴起,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①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②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③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 ?④要求改革中国的社会政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林则徐、魏源等清朝爱国官员,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科技以抵御西方的侵略,摆脱民族危机。④要求改革中国的社会政治制度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可以排除;②有悖于材料。故选D。
点评:关于新思想的萌发,还可以考查其影响: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为代表的新思想的萌发,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从此,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史书多以纪传体编撰而成。“盖纪者,编年也;传者,列事也;编年者,历帝王之岁月……;列事者,录人臣之行状。”
——据(唐)刘知几《史通》
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史家必探察“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史学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据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据材料一,古代纪传体史书记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梁启超的史学观受到哪些思想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统治者的活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进化论思想、救亡图存思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