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次机遇,其含义是指
A.各国乘机提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
B.更多地运用科学技术
C.迫使政府内部调整,形成新运行机制
D.法西斯上台,达到称霸世界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欧洲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它们的陆军、海军和联盟体系已不再统治全球。这表明
A.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优势不在
B.欧洲国家逐渐沦为发展中国家
C.欧洲已从首要地位下降到从属地位
D.欧洲曾经的全球霸权不复存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内容对材料的理解不准确,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欧洲文化的优势在否的问题,所以排除A项。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欧盟是当今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实体,是资本主义的发达国家,所以排除B项。C项内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准确,材料只是表明欧洲国家曾经统治全球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但并未沦为其他国家的附属地位。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使“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经济模式的认识。 这里所说的 “看不见的手”和传统经济模式”是指
A.市场的自我调节
B.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
C.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
D.贸易保护主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美国克林顿20世纪90年代实行的经济政策属于新版的罗斯福新政。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似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政府干预与自由放任的关系问题
C.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彻底解决了失业问题
D.都创造了美国经济发展奇迹,消除了经济危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罗斯福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与克林顿所处的时代不同,所以排除A项。C项与史实不符合,失业问题不可能彻底解决,所以排除C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是不能消失,因为经济危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与生产的日益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如果要想消除经济危机就必须废除私有制,罗斯福与克林顿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所以不可能消除经济危机。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鉴于30年代经济大危机引发的社会动荡和政府信用危机,二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推行了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福利政策。”这说明西方国家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B.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
C.遏制经济危机的再次发生
D.展示资本主义的优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鉴于30年代经济大危机引发的社会动荡和政府信用危机”可见二战后西方国家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因此选B,其他三项都无从体现。
点评:战后西方国家推行社会福利制度,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给我们很好的启示:缓和社会矛盾、坚持长治久安、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关注弱势群体,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这将继续作为关注民生热点问题,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