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据《中国近代经济研究》统计,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如下:
A.民族工业已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束缚而快速发展
B.民族工业在地区分布上严重不平衡
C.封建自然经济仍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
D.民族工业的发展只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这一时期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新注册工厂主要集中在直隶、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说明民族工业在地区分布上不平衡,集中在沿海,内地薄弱。故选B。A项明显错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可能完全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CD项材料并未体现。
考点: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点评:20世纪初,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国人民掀起了广泛地抵制洋货、鼓励使用国货,特别是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是发展的比较好的还是沿海地区和轻工业,工业基础还是很薄弱。与此相关的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发展的原因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
A.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D.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告台湾同胞书》提出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阐述这一方针。故D是正确答案。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一国两制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关世界殖民体系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实质是列强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奴役 ②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③促成了科技革命的出现 ④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部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此组合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殖民地、半殖民地是资本输出的场所,是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因而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部分。它在形成是科技革命发展的结果。因而选项③错误,包涵③的可以排除,所以正确的答案为A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按照“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分为
①军事?
②外交?
③行政?
④立法?
⑤司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美国联邦政府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最早开辟通往亚洲航线,到达印度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最早开辟了从欧洲通往印度新航线的航海家是达·伽马。哥伦布发现美洲,迪亚士到达好望角,麦哲伦作环球航行。故选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新航路开辟只有三个大的知识点需要掌握。一个是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包括经济方面、社会方面、宗教方面等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其次是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如本题解析的内容;第三个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如对世界的影响、对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等不同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