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是:(? )
A.陕甘宁边区
B.晋察冀根据地
C.晋冀豫根据地
D.冀鲁豫根据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全国抗日根据地的
总后方是陕甘宁边区。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瓜分豆剖燃眉急,扶清灭洋树大旗。莫道中华尽懦弱,农民阶级志不移。”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所起到的客观作用是
A.推动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
B.冲击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形成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D.达到了以夷制夷的目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为了推翻清王朝,1843年洪秀全改造和利用基督教义创立拜上帝教,故A不对;C为维新变法运动特点,不符合题意;D项太平天国最终失败,没有达到以夷制夷目的。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47年初,“美国计划将中共以一种类似西欧共产党所占的地位,纳入一个实际政体的政治和军事范围之内,敌对的两党共同参加一个以蒋介石为首的经过改组的联合政府”。材料反映出美国的意图实质是
A.改组国民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B.要共产党交出政权和军队
C.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D.调解国共冲突,避免内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要求考生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答此类材料解析题时,首先要阅读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然后仔细审题,最后分析得出答案。A不属于美国这一时期的意图.C项的表述与题千材料内容不符,D项属于表面现象,而非本质意图。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