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共计10分)
作为世界最早步入工业时代的国家,英国的发展经历以及经验,值得重视。阅读以下材料,
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迫于王权膨胀和天主教在英国复活的现实危险性,议会中的辉格党和托利党联合起来,向荷兰的执政威廉亲王发出邀请,请他到英国来接管王位……威廉接受邀请后率大军在英国登陆……根据议会条件,威廉接受了《权利法案》,随后和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一同登上了英国王位。
——《英国: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材料二 1768年阿克莱特发明机械纺纱机,次年获得专利……采用水力驱动,又叫水力纺纱机……1771年阿克莱特与人合作,在德文特河上的克罗姆福特建立了近代的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此后一发不可收拾,相继在德比郡、兰开夏郡、诺丁汉郡、苏格兰开设纱厂和织布厂。
——《世界文明史》中册
材料三 在远东的印度,从1793年起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一步步地受到侵蚀……到1813年时,英国政府彻底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自由贸易”原则在未来的帝国中心——印度次大陆初步确立起来。
——《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近代民主是由哪些制度来保障的?(2分)
(2)根据材料二,从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两方面,指出阿克莱特的历史贡献?(2分)
(3)根据材料三,简要说明19世纪上半期英国对外贸易原则(制度)的重大变化,并指出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4)从面积不大的岛国到世界头号强国,英国的发展之路给人类留下的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请依据本题材料,从制度的层面略加说明?(2分)
参考答案:(1)君主立宪制、议会制、两党制等。(答出其中的两点就可)。(2分)
(2)发明水力纺纱机;首创工厂制。(2分)
(3)①从宣扬和实施垄断贸易原则(制度)转变为宣扬和实施“自由贸易”(制度);②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其它国家无法与之竞争。(4分)
(4)创新,尤其是制度创新,是国家崛起的关键。英国正是通过君主立宪制、工厂制和自由贸易制等政治、经济制度的创新,而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工业革命时代,一国发生经济危机就会波及他国甚至影响到全世界,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B.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激化

C.经济危机可以蔓延全世界
D.统一的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铁路经过的地方,洋货倾销,旧式交通运输骤被弃置,失业农民和游民数目剧增。运河运输被沿海轮船代替,漕米改征折色。运河河道成为废物,沿河城市衰落。”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列强在华修筑铁路
B.工业革命成果的推广
C.运河河道年久失修
D.西方列强的武装侵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材料二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材料三 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材料四 “松、太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顺德县)自西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佛山)1854年后……纺业停顿”。……茶叶“卖与收购商贩,收购商贩或将茶运到通商口岸去出卖,或在当地卖与茶商,洋商又从茶商之手购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15、16世纪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2分)其最大的意义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有何内在联系?(3分)
(3)材料三反映了19世纪中期英国所处的地位如何?(2分)这种地位形成的关键是什么?(2分)
(4)材料四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与材料三中反映的情况有何关系?(2分)
参考答案:
(1)事件:新航路开辟。意义:世界各地由分散、孤立发展到逐渐连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
(2)材料一所进行活动的动机是寻找黄金等贵重物品,材料一所进行的活动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占领了广阔的殖民地。于是出现了材料二中的现象。
(3)英国处在“世界工厂”的地位。关键是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4)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关系:因果关系。
本题解析:本题围绕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及影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
(1)依据材料一地图和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图中四条航线分别是1488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到达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1497~1498年,达·伽玛开辟了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穿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再返回欧洲。其反映的重大的历史事件是新航路开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最大意义是使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2)材料一新航路开辟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15世纪末,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广泛发展和交换的不断扩大,使黄金成为商品贸易中最重要的支付手段,东方各国的黄金成了西欧人梦寐以求的东西。本质上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另外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同时也是殖民扩张、掠夺过程,广阔的殖民地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生产资料和市场。因此材料二的现象正是材料一内在要求的反映,形成对照。
(3)从材料“大洋洲……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牛群,秘鲁……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可知英国通过世界市场加强了与世界各地的联系,既利用世界各地的原料,又向世界各地倾销商品,从而得出英国处于“世界工厂”的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得出这种地位形成的关键是第一工业革命。
(4)材料四“松、太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反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逐步解体。“……,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佛山)1854年后……纺业停顿”。……茶叶“卖与收购商贩,收购商贩或将茶运到通商口岸去出卖,或在当地卖与茶商,洋商又从茶商之手购买。”反映出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材料三和材料四的关系是工业文明对传统经济的冲击,因此,二者关系是因果关系。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讲述了公元1872年,
主人公福克与人打赌,用80天环游地球的故事。在当时,现实中的凡尔纳要环游地球,可
以使用的交通工具有?
①火车?②轮船?③汽车 ?④飞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火车、轮船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在1872年之前已经产生;而汽车、飞机
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在1872年还没有产生。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