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7世纪四十年代,东西方先后有两位君主死于极端:1644年4月25日,明朝崇祯皇帝自缢于北京禁苑煤山。1649年1月30日,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而两位君主死后其民族的走向却是天壤之别。在那以后,西方的崛起与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我们看到: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学习历史我们就要以史为鉴,切身感悟历史给我们的启迪,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两位君主生活的东西方在经济领域虽有相似之处,但也出现了巨大的差异,指出这种“相似”和“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位君主死后,……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请以中国、英国为例概括这种失衡在政治上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年代以后中西都出现了启蒙思想,但其本质和影响却大不相同。试说明这种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上所述,从文明史观的视角看“西方的崛起与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3、判断题 中国古代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开始于
A.春秋时期齐国的改革
B.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
C.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D.秦始皇统一六国
4、判断题 《国语·晋语》载:“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通过该记载我们可以确信春秋时期?
A.农民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
B.牛耕开始使用
C.各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政策
D.社会秩序混乱
5、判断题 《史记》载:“(商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这里的“鹿台”是指?
A.钱库
B.鹿厩
C.舞台
D.粮仓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