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不包括
[? ]
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B.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
C.改变策略,建立单极世界
D.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不包括
[? ]
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B.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
C.改变策略,建立单极世界
D.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基辛格的均势理论即在美苏两极对抗的国际环境下如何运用国家外交手段,建立政治联盟,对抗苏联一极的压力;在美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联合各种力量遏制苏联的强势状态,从而达到两极力量的相对的平衡。这一理论的影响是?
[? ]
A.直接推动了苏联的解体?
B.美国逐步放弃其霸权政策 ?
C.美国逐步调整其亚洲政策?
D.多极化政治格局正式形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955年西德提出了“哈尔斯坦”主义。根据这个主义,除苏联外,联邦德国拒不承认或终止承认那些承认东德政权的政府。……?这个不承认政策不是基于法律考虑,而是基于政治考虑。如果认为推行这一政策的动机是法律上的形式主义,那将是一种误解或者是歪曲。?
——齐世荣《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二分册
材料二?我们的东方政策实际上有三重目标:改善同苏联的关系;同东欧各国的关系正常化;暂时解决德国两部分的关系。德国政府的政策在相互尊重不同社会制度的同时,寄托于这样的期待和希望,即我们能为欧洲的共同利益创造一个基础。德意志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使我们对此负有特殊的责任。几个世纪来,德国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的桥梁。我们正在努力重建这个遭到破坏的桥梁,把它建得更好,更牢固,更可靠。?
?——《维利?勃兰特关于联邦德国新东方政策的论述》(1969年)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新东方政策是对“哈尔斯坦主义”的重大修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新东方政策提出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哈尔斯坦主义的本质就是联邦德国在国际上代表整个德国,不承认民主德国,不同任何与东德建交的国家建立或保持外交关系(与苏联东欧长期对立)。新东方政策旨在改善与苏联、东欧的外交关系,并以实现德国统一为目标。
(2)背景:国际形势相对缓和;联邦德国经济发展;联邦德国意图摆脱美国的控制,谋求独立的外交,提高国际地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纷繁复杂。下列各项中,属于下图所示战争影响的是

[? ]
A.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约4/5土地
B.美苏两国走上中东角逐前台
C.叙利亚收复戈兰高地部分地区
D.“石油武器”的运用成为引起西方新经济危机重要因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