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下列两幅图片分别是欧洲人15世纪和16世纪绘制的世界地图。

图一(15世纪)

图二(16世纪)
材料二 19世纪后期世界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说明了欧洲人对世界范围的认识有了重大变化,原因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发展形成了怎样的局面?分析形成这一局面的主要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全球化为主题,概括材料三中图片反映的信息。由此阐述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化趋势的基本策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
(2)局面: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主要方式:国际贸易的开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武力威逼(野蛮扩张和殖民掠夺)等。
(3)信息: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来自技术进步;跨国公司与国际组织是主要推动力量;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双刃剑;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得益较多,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新一轮扩张)。策略:主动发展本国的科技;调整经济政策,融人世界,参与世界竞争;依据世界经济运行规则协调与各国之间的关系;确保国家主权并注意经济安全,实现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一 1803年,(英国)最富裕的1.4%的家庭取得国民总收入的15.7%,到1867年,0.07%的家庭就取得16.2%的国民总收入……1867年,占家庭总数约3/4的劳动者家庭在国民总收入中只占有不到40%的份额,而占家庭总数约1/4的中、上社会阶层则占有国民总收入的60%强。
——钱乘旦:《工业革命中的贫穷》
?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生产与工资增长指数(1900年=100)

——以上表格根据《全球通史》有关数据整理制定
(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英国的哪些社会现象,并分析材料二反映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三 本杰明·迪斯雷利……的小说《西比尔》对19世纪中期的英国社会阶级的分化作了以下描述:“两个民族(富人和穷人),它们之间没有往来、没有同感;它们好像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行星上的居民,不了解彼此的习惯、思想和感情;它们在不同的繁育情况下形成,吃不同的食物,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不受同样的法律支配……。”(注①:英国政治家,保守党领袖,1868年、1874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当政时期推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措施,包括把投票权延伸至工人阶级男性、工会的合法化和罢工的权利条款等。)
? 材料四 富裕市民的“占有阶级”,即“资产阶级”,和依赖工资的工人的“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斗争和战争。和平解决问题;已经为时过迟。阶级的差别将继续尖锐,反抗的精神已经进入工人的头脑,愤慨情绪与日俱增,个别的游击分子开始集结成为相当规模的抗争和示威,只要小小的撞击,就足以引起雪崩。然后,战斗的呼喊就会传遍全国:“向宫殿开战,给茅屋和平!”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2)依据上述四则材料,针对当时英国社会阶级分化的问题,本杰明·迪斯雷利和恩格斯谁的认识更符合英国历史的客观事实?为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ExAM.or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19世纪上半期,英国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拥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或工业资产阶级)财富迅速增长,而劳动者(或工人阶级)相对贫困。
②19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
③19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人的工资水平增长幅度较大(或经济待遇有较大改善)。原因: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殖民掠夺给英国带来财富的迅速增长;工人为争取经济权利不断进行斗争。
(2)迪斯雷利。英国资本主义制度适应当时英国经济发展(或生产力发展)需要;英国并不具备工人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的条件;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的一系列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推动了英国社会的稳定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世界近代历史影响深远。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3分)
(2)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6分)
(3)简要评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6分)
参考答案:(1)图一:标志着英国君主专制独裁政体的结束,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重大成果,为共和国成立奠定基础。(2分)
图二:共和国成立后,克伦威尔以武力维护统治,建立军事独裁统治(
2分)
(2)内容:①远征爱尔兰;②军事独裁。(2分)
措施:颁布《航海条例》(2分)
理解:
远征爱尔兰满足了资产阶级、新贵族在政治、经济上的需要,提高了克伦威尔的政治权威,为其在英国推翻共和制及建立军事独裁铺平了道路。(2分)
(3)克伦威尔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材料一:早期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将“圈地运动”比喻为“羊吃人”。15世纪后期到17世纪初期,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屡次颁布法令禁止圈占土地。都铎王朝甚至还颁布了“血腥法案”,用监禁的手段来禁止失去土地的农民流浪。然而,禁止圈地的法令却收效甚微,形同虚设。圈地运动在英国禁而不止。
问题:(1)托马斯莫尔为什么将圈地运动比喻为“羊吃人”?(1分)
(2)英国封建王朝为什么禁止圈地运动?(2分)
(3)圈地运动为什么在英国禁而不止?(2分)
材料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政府通过了一系列的圈地法案,1760—1844年,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多达3000多件,圈占土地700万英亩以上。
(4)英国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对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2分)
材料三: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1832年的英国进行了第一次的改革,调整选区和重新分配各选区名额,取消了56个“衰败市镇”的选区,减少了土地贵族代表的名额;增加了新兴城市的24个选区,增加了工业资产阶级代表在议会中的名额,选民的财产资格要求也有所降低。
(5)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动力是什么?(2分)出现“衰败市镇”选区的直接原因
材料四:19世纪下半期,以英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一些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被迫打开门户,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开始成为一个世界体系。
(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什么?(1分)近代中国是如何卷入世界市场的?(1分)
(7)工业革命使人类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进入到近代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相比,工业社会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三个方面,有什么不同?(3分)
参考答案:(1)圈地运动使农民失去土地,农民也就失去了生活的来源(1分)
(2)因为圈地运动直接影响到封建王朝的兵源、财政,动摇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同时带来社会治安问题(2分)
(3)资本主义发展已经成为英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分)圈地运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形式之一(1分)
(4)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雄厚的资本(1分)和大量的自由劳动力(1分),若学生答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最多给1分
(5)工业革命发展,工业资产阶级队伍的形成和壮大(1分)他们积极争取选举权,要求社会改革,进入国家权力中心,参与国家管理(1分)“衰败市镇”基本上都是些传统的农业选区,随着新兴工业城市的兴起,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一些传统的选区衰落了(1分)
(6)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1分)1840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迫使清朝签订《南京条约》:开放了广州等5口通商(1分)(或答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地区开始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也可给1分)
(7)生产方式:出现了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工业生产(1分)
生活方式:城市化、城市生活居主导地位(1分)
思想观念:自由平等民主人权开放进取等(1分)
本题解析:(1)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圈地运动对农民的残酷性(2)要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来理解分析解答(3)解题关键在于把握时代发展的潮流与趋势(4)圈地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主要在于自由劳动力、资本和原料三个方面(5)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工业革命的影响:导致工业资产阶级壮大,导致农业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迁移等等(6)解题关键在于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野蛮性和血腥性,掌握中英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即可答题(7)其实我们应该化大为小、化繁为简将本题问题理解为工业革命在这三个方面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以下是英、德两国煤炭消费量的数据(单位:千吨),从此表中可以直接提取的信息包括(?)
年份
| 英国
| 德国
|
数量
| 指数
| 数量
| 指数
|
1861年
| 77 657
| 100
| 13 957
| 100
|
1913年
| 189 074
| 244
| 187 000
| 1 340
|
?
① 英国是第一次完成工业化的国家?② 英国早期工业化水平高于德国
③ 政治制度的先进性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④ 英、德两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861年,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1913年,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德国迅速崛起;材料中1861年的英德对比,可以看出此时英国的工业化水平高于德国。1913年英德的对比可以看出德国发展较快,英国相对要缓慢,故英、德两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故选D。①③两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