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我们在欢庆青藏铁路通车的同时也不能忘了光绪六年(1880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的倡议,但更多的人“群相哗骇”,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之行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履之艰可以体味。步履之艰的原因有哪些
①中国人自建铁路遭到落后势力的强烈反对
②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投资兴建铁路并控制了中国的铁路兴建权
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
④地主阶级洋务派拒绝引进西方生产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中的“步履之艰”的原因主要是从国内保守势力因素的。因此①③正确。②属于外因,材料没有交代;④说法正相反。故选D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了解洋务派兴办洋务遭到保守势力的激烈的反对。洋务运动有关的知识有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指导思想、影响等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主父偃)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弟子,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
——《汉书·主父偃传》
(1)?材料一中的“上”指那位皇帝?“上”为什么实行“推恩”?(2分)
材料二?行省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2)?依据材料二归纳行省的主要特点,分析元朝设置行省的积极影响。(5分)
材料三?邓小平曾经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
(3)“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含义是什么?(2分)新中国最早和最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省级行政区是哪两个?(2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什么意义?(1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各个时期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体现出的共同特点。(1分)
参考答案:(1)汉武帝;(1分)分割王国封地,使其变小,无实力对抗中央,从而加强中央集权。(1分)
(2)特点:行省是元朝地方常设行政机构;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权力受中央节制;权力较大;行省聚集境内财富供中央需要。(2分,答出任意2点即可。)
积极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元朝对边疆的管辖,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的正式名称对后世影响深远。(2分)
(3)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2分)
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2分)
意义: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各地区的共同发展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任意1点即得分,言之有理即可。)
(4)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中国历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主要方法就是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右边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正确的是( )
A.1984 年和 1997 年
B.1987 年和 1999 年
C.1979 年和 1997 年
D.1997 年和 1999 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识图辨析能力及对重要史实的准确记忆。 1979 年两岸实现三十年来真正停火, 1984 年中英 《 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 签署, 1987 年中葡 《 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 签署, 1997 年香港回归(图 1 ) , 1999 年澳门回归(图 2 )。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良好的家风,必然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家训与家风”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很多材料,其中有关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钱氏家训》部分内容:?
①“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
②“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
③“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救灾周急,排难解纷”;?
④“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
从上述部分内容中可以看出《钱氏家训》从哪几个方面严格要求其子孙后代的行为准则?(4分)仿照④,请你从中国历史中再列举出两条与之本质类似的名言来。(4分)?
参考答案:(8分)
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个方面。(4分。其它说法只要符合题意,归纳有理即可酌情给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每条2分,共4分)
本题解析:①要求加强个人修养;②家庭方面,“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③社会方面,“信交朋友,惠普乡邻”;④“如果利益只有你一个人享受,不要谋划得到它;如果利益天下享之,就一定想办法得到它。”要求其子孙后代为国为民,胸怀天下。第二小问从中国历史中列举出两条忧国爱民、克己奉公的名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国庆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我国有“逢五一小庆,逢十一大庆”的传统,国庆口号更是既能反映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也能体现各个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以下图片是不同时期的国庆庆典场景,其中最有可能以“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反对任何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为国庆游行口号的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政策是两个拳头打人,既反美帝又反苏修,这是60年代文革时期的外交特点,故选A。B项是在1959年,不符合材料中的外交特点;C项是在国庆35周年中首次提出来的;D项是1949年的开国大典的场景,当时与苏联关系还很好。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