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所示重大新闻事件,日本多数民众的反应最有可能是

[? ]
A.反对中美关系的缓和
B.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
C.呼吁致府改善中日关系
D.支持政府既往对华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段周恩来的讲话应出自以下哪一场合
[? ]
A.访问印度、缅甸
B.参加万隆会议
C.参加日内瓦会议
D.出席联大会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06年10月8日至9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这次访问被被喻为“破冰之旅”。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有一位日本首相对华进行了“破冰之旅”,他是_____·
A.田中角荣
B.田中义一
C.伊藤博文
D.东条英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题目所给时间计算,三十多年前应是二十世纪70年代。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明智地采取了推进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方针,同年秋,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访华。所以应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温家宝总理在第65届联大上发表的讲话中提出:“……没有世界的和平稳定,就难有人类的发展进步。国家之间、民族之间都应摒弃前嫌,化干戈为玉帛,以和平手段解决纷争。”下列历史事件或主张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周恩来在亚非会议期间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③越南战争 ④中国军队参加海地维和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越南战争是美国侵略战争,不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不能体现题干中的观点。因此排除③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了处于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求同存异的方针有利于缓解不同国家的矛盾,凝聚共识,中国参加维和行动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因此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分析下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
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
③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间贸易的发展
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

(数据来源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 ]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