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鲁迅一生以笔做刀枪。1912年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他开?始在教育部和北京大学等高校任教。1926 年却不得已去了厦门;次年又被迫来到广州,可是到了那里不久,著名的“4?12清党”发生,于是他旋即来到上海。下列关于鲁迅辗转流离原因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他无法容忍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在南方没有反革命势力
C.当时广州政治环境相对宽松?
D.在上海有可以容身的租界
2、判断题 (3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二?北平所有名胜古迹,都受到了保护,没有遭到任何损失,城市里的生产和生活一切正常。……在北平成立中央政府是当时许多民主人士共同的想法……很多民主人士来信来电给我们,表示他们坚决拥护共产党,要与共产党更好地合作,并希望共产党在北平成立全国性政府。……
北平,离社会主义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近些,国界长但无战争之忧;而南京虽虎踞龙盘,地理险要,但离港、澳、台近些;西安又似乎偏西了一点。所以,北平是最合适的地方。在那时,按照薄一波同志的说法就是,“我们党要取得革命胜利,主要靠的自力更生,也离不开国际的援助,首先是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援助。”定都北平正好可以更为方便、直接地得到社会主义阵营的援助。
——引自新华网2008年9月30日《新中国定都北京原因之揭秘》
材料三?党中央成立后,从上海开始,至北京结束,这一红色“巨流”,在其87年的艰辛历程中,几乎走遍大半个中国。党中央的这87年艰辛历程,饱含了党由于右倾、“左”倾错误带来的惨痛教训,也饱含了党在斗争中不断走向成熟的经历……。
——引自新华网2008年9月30日《从上海到北京,中共中央所在地变迁史》
阅后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邮票反映的事件的名称并按其出现的顺序排列邮票。(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革命领导中心分别确定在图1和图3的原因是什么?(12分)
(3)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定都北京的主要原因。(8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共中央领导机关所在地变迁所反映的主要问题。(9分)
3、判断题 三民主义以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作用的表现是:
①推动民主革命高潮武昌起义的到来。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③指导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结成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判断题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有83%的台湾民众认为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国父,这主要是由于:
[? ]
A、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B、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D、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5、判断题 辛亥革命对戊戌变法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 (?)
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②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③采取社会改良的办法达到目的?④实行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