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茶叶曾是中国文明的象征,其生产和销售不仅反映中国社会经济状况,也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茶叶在欧洲最初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茶价相当昂贵。17世纪,饮茶在欧洲逐步盛行并传至北美,饮茶成为一种高尚的消遣。查理二世的专职牧师奥文顿形容,“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在英国的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是一句对忙碌一天,疲倦归家的主人极好的关切话语。1733年,荷兰在广州购买价值?336881?荷盾的茶叶,到荷兰后却卖得988510荷盾,获利651629荷盾。鸦片战争前的140?年中,欧美贸易公司用来购买以茶叶为主的中国商品所花费的白银达169?437?564两白银。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了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茶叶交易,“从中国来的茶叶,提供了英国国库收入十分之一”。1773年,东印度公司装载342箱中国茶叶的船只开进波士顿港,企图低价倾销,波士顿群众将船上的茶叶全部倒入大海。英国政府采取高压政策,激起殖民地人民的强烈反抗,终于导致北美独立战争。
材料二?近代前后中国植茶面积、茶产量、茶农数估算表

材料四?1887年上海工夫茶的平均价格就达每担14.5两,而印度茶每担14两银就可获利。?1889年,印度茶叶出口英国市场的总值第一次超过了中国,达9450万磅,高出中国整整1472万磅。而中国的茶叶种植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由个体茶农采制小量茶叶,然后运往各处叫卖几天”。“中国种茶之法不用肥地物料,不去地下野草,亦不删除旁枝,又不换去老树,又不移种新地”。资本不足的茶农和茶商在苛捐重压下,为求生存,于是,将本应用于制茶工艺改进上的智慧,用在了茶叶的制假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概述中国茶叶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并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影响:①促进欧洲医药事业发展;②改变西方人的日常生活习惯;③茶叶贸易使欧洲资产阶级获得巨大利润并成为一些殖民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④茶叶贸易的冲突,成为北美殖民地革命的导火线。
(2)增长原因:①鸦片战争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给自足经济解体,加速农产品商品化;②口岸增开、关税降低,促使中外贸易激增。回落原因:①印度茶的竞争;②中国茶叶生产技术、经营方式落后,苛捐杂税重,成本高;③出现假冒伪劣现象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西方列强向中国通商口岸输出资本,开始于
A.鸦片战争前夕
B.19世纪四五十年代
C.洋务运动期间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图反映了我国的工商杂税在19世纪下半期逐步超过了农业税,其原因不包括

[? ]
A.外国资本的渗入
B.近代工业的兴起
C.晋商和徽商的出现
D.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有:
①自然经济出现瓦解?②外国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 ?③外资企业在中国开始出现?④白银开始大量外流
A.①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题干给出的时间是“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而外国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早在汉唐时期已经出现,排除②;鸦片战争之前英国走私鸦片,白银就开始大量外流了,排除④。故本题应该选B。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下面是《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该表反映了:
①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②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③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④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page-]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缫丝业、棉纺织业、面粉业、造纸和印刷业、船舶业、机器制造业及采矿业等几个行业部门。
材料三 从甲午战争到1913年,民用工业有了明显发展。据统计,资本额在1万元以上的新式工矿企业达549家。
材料四 1914年到1919年间,民间机器工业有了重大发展,企业数字成倍增长,尤以纺织、面粉、电气、烟草发展显著。……纱锭由1914年的502700枚增至1919年的851032枚;织布机由1914年的2300台增至1919年的2650台,1920年达到4310台。……面粉业从1914年至1919年新增64家,1919年达到实有企业99家。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民族工业在区域分布和行业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自然及社会角度分析形成近代民族企业分布特点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海群英荟萃,许多人在此为上海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请列举近代中国发生在上海经济领域对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三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14——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给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带来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 ?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这段话的含义表明,英国发动的这场战争?
①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的状态 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旧制度的解体
③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过渡 ④是一场反封建的战争?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判断题 下面是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对该表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农副产品日趋商品化②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③近代民族工业兴起④对外贸易出现顺差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判断题 苏、锡、常、镇地区以往很少种桑养蚕,1865年之后则“日渐加多,渐可与浙相埒(同等)”。这反映了当时的上述地区
①部分农产品商品化②自然经济基础受到削弱③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④农业经济作物生产扩大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判断题 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纺织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B.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工业
C.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
D.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