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是以其(君主)未得之(天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 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材料2: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材料3:或曰:臣不与子并称呼?曰:非也。父子一气,子分父之身而为身。故孝子虽异身,而能日近其气,久之无不通矣;不孝之子分 身而后,日远日疏,久之而气不相似。君臣之名,从天下而有之者也。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 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夫然,谓之臣,其名累变。夫父子,固不可变者也。
——以上材料均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据材料1指出君主和天下百姓实际上是一种什么关系?作者的主张具有一种什么政治倾向?
(2)材料2反映的思想的局限性又是什么?
(3)根据材料3指出黄 宗羲认为君臣与父子关系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1)君主是天下百姓的统治者和剥削者。反对腐朽的封建专制集权制度,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通过古今对比,将对今世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期望寄托于对远古时代理想化社会的追求之中。在思想上还保留着传统的印迹。
(3)父子血缘关系不能更改,而君臣关系则是可以“累变”的。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 可以得出君主是天下百姓的统治者和剥削者,“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可知作者反对封建专制,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材料大意是说:古代以天下为主人,君王为客人,凡是君王一生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天下人。如今以君王为主人,天下人为客人,凡天下没有一处是安宁的,这都是因为君王。因此可以得出作者将对今世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期望寄托于对远古时代理想化社会的追求之中。在思想上还保留着传统的印迹。
(3)根据材料信息“夫然,谓之臣,其名累变。夫父子,固不可变者也。”可知作者主张把君臣关系从与父子关系的紧密结合中剥离出来,认为父子血缘关系不能更改,而君臣关系则是可以“累变”的。
点评:解答文言文材料题首先,我们要从思想上破除对此类试题的惧怕、厌烦等消极心理,积极正确地面对这类试题。当考题中出现比较难懂的文言文字句时,我们可以不必把注意力集中这些字句上,而应从总体上去思考,这是做好这类试题的前提条件。其次,解答历史文言文材料题的切入点应放在材料的出处,根据材料的作者、时代去推敲和教材连接的部分,展开联想,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结合问题进行定向思维,组织有效信息准备答题。再次,要抓住材料中所给的关键词,找出材料所述内容或者观点的核心部分,辨别观点是否正确;代表哪个阶级或社会层面的利益;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如何;对现实有哪些启示等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思考。最后组织答案,做出回答。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李贽在《李氏丛书?老子解下篇》中说:“致一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贵,在侯王可言贱”。这表明李贽
A.主张个性解放
B.反对封建礼教
C.提倡人类平等
D.反对理学空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的意思是按照万物一体的原理,社会上根本不存在高低贵贱的区别,老百姓并不卑下,王侯贵族并不高贵,体现的观点是人人平等,因此答案是C。A项未体现;B项反对封建礼教说法不准确,一方面,李贽反对宋明理学对人的束缚,但是其本身即是封建士大夫,不可能脱离封建礼教;D项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主张。
点评:李贽是明朝时期著名的“异端”思想家。他反对孔子是非标准,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是非标准,主张个性自由,主张男女平等等。它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主张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顾炎武思想的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指的是国家的兴衰成败与每一个人都有关系。这主要强调社会责任感。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题意。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诗话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载,“著书立说顾炎武,宁死不为清朝官。经年编写日知录,教诲世人道德观。”其“道德观”是指
A.忠君爱民,保国有责
B.经世致用,保天下有责
C.仁孝当先,舍生取义
D.存天理,灭人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顾炎武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以致用。故选B。ACD皆为宋明理学的主张。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顾炎武的主张:反对宋明理学、主张经世致用。与此相关的知识点还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其它主张如反对宋明理学、主张工商皆本、反对君主专制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封建教育以儒学为主,由此对中国步入近代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许多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了大官
B.用思想统一巩固了政治统一
C.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儒家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阻碍社会进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儒学对近代的影响。儒学在教育方面的影响主要在于四书五经八股取士,严重阻碍了人民的创新意识,禁锢了人民的思想,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