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使用否决权最少的国家,但“在必须使用否决权时,中国当然要使用,该出手时,中国一定会出手。” 2012年2月9日,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就涉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表决时投反对票。这表明中国
①在涉及民族尊严国家利益问题上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②处理国际问题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
③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
④在重大国际事务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必须使用否决权时,中国当然要使用,该出手时,中国一定会出手”说明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上注意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②③④都符合题意。①不对,题干主要反映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应对,并没有反映出在涉及民族尊严国家利益问题上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点评:材料型组合式选择题运用这一方法会取得好效果。首先,读懂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其次,联系学过的与材料有关的史实或选项所及的有关知识分析选项,排除错误选项,作出正确的选择。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后来曾回忆说:“这个公报宣读的时间不过3分钟,却是20世纪70年代最为震惊世界的大事”。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当时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听到这个公告后气愤地说:“这简直是流氓行为,他不允许别人与人家建交,自己却跑到上海发表什么公报。”尼克松和田中角荣所说的公报是指?
[? ]
A?.《波茨坦公告》
B.《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公报》
C.《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D.《中美联合公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古人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义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③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新中国“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最早提出是在
[? ]
A.中印联合声明
B.《中美联合公报》
C.日内瓦国际会议
D.万隆会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养晦、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
A.符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针对的是两极格局逐渐解体的国际环境变化
C.“韬光养晦”指是专注国内发展、少参与国际事物
D.“有所作为”主要表现为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对两极格局逐渐解体的国际环境变化,邓小平提出这一外交战略,B项正确;这一外交战略强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D项正确;并不是少参与国际事物,C项错误;也符合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一贯立场,A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