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24年教育社会学家陈启天在《国家主义与国民教育的改造》一文中说:“自从五四运动以来一切教育的材料均起了一个大大的改变:人人以为有国家色彩的教材太狭隘,不如采用含有世界色彩的教材;纪述战事的教材太残酷,不如采用歌颂和平的教材较合人道;培养爱国思想的教材太危险,不如培养文化的教材可赞赏。”从材料可以得出
A.五四运动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观念
B.军阀政府试图通过教材控制青年的思想
C.巴黎和会淡化了国人的世界意识
D.民国时期的文化教育具有半殖民地色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认为:“自从五四运动以来一切教育的材料均起了一个大大的改变”,说明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观念,使国人对民族主义有了新的认识,从而引起教材内容的变化。A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据“文革”研究专家金大陆统计,“文革”十年间,有着上千万人口的上海,离婚率低得惊人,平均每天只有不到1.8对夫妻离婚。当时人们对于离婚问题的认识,不包括
A.离婚是与“两个凡是”唱反调
B.离婚反映资产阶级思想严重
C.离婚是蓄意给社会主义抹黑
D.离婚是为了更好地革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道:“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条陈中“罢学风潮”“政治问题”分别指
A.上海学生运动、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中国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C.五四运动、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D.上海学生运动、五四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1919年判断出“罢学风潮”应该是五四运动,而导致五四运动产生的“政治问
题”显然是其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未能瓜分中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B.帝国主义同中国封建势力的矛盾
C.义和团运动对侵略势力的打击
D.中国人民不屈的反抗斗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我们要保证,一方面红军只要有适当驻地与相当给养,不但不向白区做任何攻击行动,而且停止打土豪,目前红军已实行此两点。”从这份电报的内容可以判断,当时(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建立
B.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矛盾已消失
C.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土地革命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红军”称呼,可以判断A不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中共领导军队该名为八路军;即使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矛盾也没有消失,故B不正确;D不符合材料内容,材料反映的是红军不向白区做任何攻击,说明主张共同对抗日军,这与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关。故C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