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判断题 “守株待兔”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墨守成规,贪图安逸,思想僵化”的愚蠢可笑,这个故事的作者痛恨批判了“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的荒诞不经,他是
[? ]
A.孟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庄子
3、判断题 社会救济是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路在卫国出私财救贫,孔子止之曰:“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
材料二 华洋义赈会是由在华外籍人士与上海部分著名绅士组成的慈善团体,……民国成立前后,各地灾情不断……1912年1月22日,华洋义赈会就赈灾问题向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递交了一份报告书,报告指出当时受灾的地区共有7各省,人口约270万元。……义赈会已为救灾募集到55543.73美元,与需求的总数相差甚远。孙中山看到报告后极为重视,尽力筹款予以支持。
——杨琪《孙中山的社会福利思想》
材料三 邓小平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新的社会环境,创造性地提出了扶贫救济模式……我国从八十年代开始对贫困户、贫困县的救济从“输血型”转变为扶持发展的“造血型”,仅1988年一年,全国各级民政部门扶持贫困户1106.8万户,当年脱贫337.8万户,脱贫率为30.52%,到1990年,使全国人均年纯收入在200元以下的贫困户已从1.1亿人减少到4000万人。
——《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02期《浅论毛泽东、邓小平的社会保障思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并分析评价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孙中山社会救济方式有何特点?分析孙中山看到报告后“极为重视”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邓小平提倡的“造血型”救济有何发展?你认为我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救济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关于墨子的思想,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
A.主张兼爱,并把其称为“仁”,与孔子的“仁”完全一致
B.否认上天和鬼神的存在
C.主张非攻,提倡节俭等,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
D.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之后一直很受统治者重视
5、判断题 庄子说:“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为宙”。爱因斯坦在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中提出狭义相对论。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 ]
A.相对论
B.辩证观
C.运动论
D.时空观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