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建国以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历经曲折。20世纪50年代城市数量增长较快,60年代前期我国城市数量减少,60年代中后期和70年代城市发展处于停滞、徘徊状态,造成这种减少、停滞状况的原因是
①西方国家的孤立和封锁②经济建设盲目冒进的后果
③长时间社会动荡的影响④国家对工业建设重视不足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2、判断题 根据中国国情,党和政府先后在某些地区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和经济特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 ]
A.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行使主权和实行管辖
B.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 会制度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制度
D.都享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同是中国人”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依赖极大地促进了随后台湾与大陆的经济关系的迅速扩大。正如台湾的一位谈判代表所说,台湾人和大陆人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并为彼此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据报道,1993年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144亿美元,2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在150——300亿美元之间。台湾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大陆。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大陆的廉价劳动力对面临着岛内劳动力短缺的台湾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主要的吸引力。
——(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二 香港中评社2009年1月17日发表文章指出:可以预料,奥巴马执政之初,将主要延续小布什第二任期的对台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内涵是,以保持台湾局势的相对和平为直接目标,以反对两岸“单方面改变台湾现状”为措施,实现维护美国对两岸关系的介入和影响。
材料三 2009年11月9日是柏林墙倒塌20周年。总长169.5公里的柏林墙,建于1961年8月13日,15道防线隔离着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二战以来德国分裂、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1989年是二战以来世界局势最动荡的一年,形势的迅速发展令人目不暇接。但直到1989年1月19日,东德领导人昂纳克仍坚持“柏林墙还能存在50年,甚至100年”。谁也不知道,丧钟即将为柏林墙敲响。同年11月9日,柏林墙在东、西德人民的欢呼声中倒塌。11个月后,德国实现了统一,德国历史上痛苦的一章宣告结束。
——新华网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的历史性一瞬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促使海峡两岸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现阶段的对台政策及其主要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说明柏林墙建立及其倒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促进国家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议,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会谈
B.统一后国共两党要继续合作
C.国民党不以地方性代表参谈
D.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平等
5、判断题 2009年是新中国诞生60周年,我们常说:新中国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序幕,我们这样理解“新”的含义
A.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B.召开第一次全国政协会议
C.中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D.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