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的战役图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属于战略反攻;BCD分别是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属于战略决战。因此选A。
点评: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从1948年秋开始,中共中央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进行战略决战,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我们现在是在敌人新的围攻的前面,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而需要我们重新去创造,……当前的中心问题是怎样战胜川滇黔蒋这些敌人的军队。为了战胜这些敌人,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这一决定的提出
A.策应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
B.促使中央红军开始伟大的战略转移
C.有利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
D.体现了红军长征途中军事路线的重大转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战胜川滇黔蒋这些敌人的军队,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的信息说明当时红军已经失去根据地,在贵州一带活动,材料反映的是遵义会议,故本题选择D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两图,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①革命区域发生变化?②中国革命的中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③中共探索民主革命的道路的历程?④阶级矛盾是当时的主要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察近代中国革命的历程。左图反映的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起义,革命中心开始由城市转向农村,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是关键。右图反映的是左倾错 误导致红军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左后到达西北地区,革命区域发生变化。这一时 期日本侵华步步紧逼,中国的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逐渐转变为中日民族矛盾。而两幅图反 映的正是中共探索革命道路的艰难历程。根据以上分析,①②③正确,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地名的变迁往往记载着历史的变化。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Legation Street(使馆大街),兵部街改名为Rue Linevitch(李尼微支路),台基厂街改名为Rue Marco Polo(马可波罗路)……东长安街被改名为意大利街,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解题时应注意“北京”“使馆大街”等关键信息。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在北京设立使馆区,允许外国驻兵保护。因此这应该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故选D。在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与甲午战争后列强都没有在华设立使馆。故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点评:八国联军侵华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规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反对外国的官员和民众,体现了清政府此刻已经成了外国侵华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建立抗俄军事基地,支持曾纪泽与俄国签订《改订条约》收回伊犁的清军将领是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左宗棠
D .林则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把握史实能力。1878年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支持曾纪泽交涉伊犁的斗争,粉碎俄英分裂祖国新疆的阴谋,左宗棠战功不可没,是一位民族英雄。由此可见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