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是
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 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B.?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
D. 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为洋务派的主张,B为激进主义者的思想,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是关于20世纪中国立宪运动的一幅漫画。漫画的寓意是:

A.清王朝和立宪派在宪政运动中的态度不同
B.清王朝积极支持宪政改革
C.宪政运动不符合中国国情
D.立宪派以立宪破坏革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题中漫画可以看出立宪派的代表人物在给温度计加热,而清王朝的代表人物在给温度计的扇风降温,两者的态度截然相反。温度计上方有立宪字样,其寓意自然是清王朝和立宪派在宪政运动中的态度不同。故选A。B项明显不符合史实;CD项材料并未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图所示为1904年驻日大使杨枢的一则奏折(部分)。该奏折反映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
B.19世纪70年代后国人的救国思潮由物质层面逐渐转向制度层面
C.日本近代化起步时间短,科技不如欧美发达
D.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这里的所谓学习“文科”是指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学武”是指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学习“文科”的学生远远多于“学武”的学生,说明中国救国思潮由物质层面转向制度层面。故选B。A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是与材料无关;C项错误,从材料并不能说明日本的科技不如英美,二者材料中并未比较;D项错误,从器物到制度的学习是中国救亡之路探索的结果。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世纪90年代,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①康有为?②王韬?③梁启超?
④严复?⑤郑观应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维新变法运动时期是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所以排除立宪派在六十年代的代表人物,王韬与郑观应是六十年代的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不是九十年代的,所以答案选择D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08年11月江苏徐州市高三期中联考8题)达尔文进化论在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是指它
A.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B.促进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兴起
C.激发中国人民的斗争热情
D.为变法图存了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天演论》与19C末中国人的忧患心态产生共鸣,激起“救亡图存”的强烈意识,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