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有关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一:“柏林墙”

图二:推倒“柏林墙”
[? ]
A.“柏林墙”的修建是“冷战”激化的产物
B.“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标志
C.“柏林墙”的倒塌预示着德国的统一
D.“柏林墙”倒塌于两极格局解体后
2、判断题 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955年西德提出了“哈尔斯坦”主义。根据这个主义,除苏联外,联邦德国拒不承认或终止承认那些承认东德政权的政府。……?这个不承认政策不是基于法律考虑,而是基于政治考虑。如果认为推行这一政策的动机是法律上的形式主义,那将是一种误解或者是歪曲。?
——齐世荣《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二分册
材料二?我们的东方政策实际上有三重目标:改善同苏联的关系;同东欧各国的关系正常化;暂时解决德国两部分的关系。德国政府的政策在相互尊重不同社会制度的同时,寄托于这样的期待和希望,即我们能为欧洲的共同利益创造一个基础。德意志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使我们对此负有特殊的责任。几个世纪来,德国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的桥梁。我们正在努力重建这个遭到破坏的桥梁,把它建得更好,更牢固,更可靠。?
?——《维利?勃兰特关于联邦德国新东方政策的论述》(1969年)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新东方政策是对“哈尔斯坦主义”的重大修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新东方政策提出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以下关于当时“世界”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日本、西欧崛起,多极化趋势出现
B.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C.不结盟运动形成,第三世界兴起
D.中苏同盟牢固,美国力图分化
4、判断题 下图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时

[? ]
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
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但优势在美国
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
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
5、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纷繁复杂。下列各项中,属于下图所示战争影响的是

[? ]
A.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约4/5土地
B.美苏两国走上中东角逐场前台
C.叙利亚收复戈兰高地部分地区
D.“石油武器”的运用成为引发西方新经济危机重要因素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