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9-24 04:04:3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其中“她”指的是 A.古中国 B.古希腊 C.古印度 D.地中海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古希腊文明的认识,题目中的关键是“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而且还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古希腊形成诸多城邦国家,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其中雅典的民主政治比较发达,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而且古代希腊还出现了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荷马等一大批哲学家和史学家及成就,A,C两项同属大河文明,D不是国家,排除。因此本题选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海洋文明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27年中国一部中学历史教科书写道:“假使中国是一个民治之国,而又适有一个有才干有计谋的政界人物,在民国四年的夏间,来把反抗日本作为他的主要政策,一般的人民,还有不欢迎他为元首的吗?在同样情形之下,伯里克利此时乃做了雅典的领袖。”这里的“同样情形”包括 ①雅典公民普遍好战 ?②伯里克利才能杰出③雅典实行民主政治?④雅典面临外邦威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理解和所学知识运用能力。从材料时间“民国四年”,即1915年,结合所学知识对应的历史事件是袁世凯称帝。材料中提到的教科书认为袁不能成为“元首”的原因:一是不民主,二是无才干,三是不反抗日本,即不能反抗外邦的入侵。反之伯利克利能成为雅典领袖的原因在于:有才干、民主、敢于反抗外邦的入侵。因此②③④正确,应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自然法之父西塞罗说:“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 材料二?第五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七表?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十二铜表法》 材料三?诸八议者(注:八议指亲、故、贤、能、功、责、勤、宾等),犯死罪,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注:一般死罪可降为流罪);流罪以下,减一等。 ——《唐律疏议》 材料四?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 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孙中山全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塞罗揭示了法律的什么属性?罗马法对近代欧美法制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比较材料二、三,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差异。(4分) (3)材料四中孙中山法治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1)属性:客观性、权威性。(1分) 影响:罗马法是近代欧美法制的渊源。(1分) (2)差异:《十二铜表法》保护私有财产(或:侧重民法或经济方面);相对公平(2分) 唐律注重刑罚(或:“以礼入法”);赋予贵族、官僚一定的法律特权;皇帝拥有最高裁决权。(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3)表现: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4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不会说话的执政官”中推断出法律的属性是客观性和权威性。罗马法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回答出,主要是对西方的影响。(2)本题考查中西方法律的差异。根据材料信息综合归纳,找准切入点,比如两部法律的侧重点,权利的掌握着等。(3)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思想。第一问,根据孙中山主要反封建活动归纳,主要包括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创立了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等。 点评:罗马法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作为完备阶段,罗马法在维护罗马的统治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同时对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罗马法的影响如罗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对现在影响深远。西方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多是罗马法。中国辛亥革命后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的成文宪法,规定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材料一?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一家之主有权将财产遗留给任何他所喜爱的人 ——罗马法 材料二?私有财产是神圣 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人权宣言》 材料三?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 (1)恩格斯曾评价道:“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 系。”请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论证该观点?(4分) (2)根据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的。(6分)
参考答案:(1)罗马法承认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也有这样的规定(材料二),这说明罗马法奠定了近代 资本主义国家立法的基础。(4分) (2)通过《权力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力。(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相关人群及人数统计表
人群
| 自由 民 (含妇女和儿童)
| 奴隶
| 梅迪克(外邦人)
| 公民(成年男子)
| 出席公民大会的公民
| 人数
| 168000人
| 200000人
| 32000人
| 约40000人
| 约3000人
| 材料二 正是在民主共和主义政治文化的引导下,《联邦宪法》(即美国1787年宪法)诞生了,正是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 ——摘自马克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