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俄罗斯国旗缓缓升起,这意味着(?)

①苏联走向解体②社会主义运动失败③资本主义代替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④二战后“冷战”和两极格局的结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图片反映的是苏联解体,它标志着“冷战”和两级格局的终结;苏联解体只能说是苏联模式的失败,但不等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故应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大支柱,它试图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该计划实施后,欧洲经济很快得到恢复,西欧各国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西欧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但是西欧获得发展后,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反而增强。
——余伟民、郑寅达著《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材料二:在马歇尔主张提供援助后的第二年(1948年)春天,欧洲复兴计划即通常所称的马歇尔计划业已制定。到1951年12月31日这一计划终止时,美国为支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总共支付了125亿美元。美国和欧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能迅速复原,使欧洲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但是,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援助是不分意识形态,向所有国家提供的。而然,莫斯科却把这种提供说成是反共产党的策略,命令曾有意接受援助的捷克人和波兰人予以拒绝。
——[美]斯塔夫里阿诺夫《全球通史》
材料三:1948年,美国通过了《对外援助法案》,马歇尔计划正式启动,4年内美国对欧拨款达131.5亿美元,88%为赠款。马歇尔计划既帮助欧洲国家恢复了经济,也推动西欧各国走上一体化的道路,加强了西方国家之间的联合。
——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四:从1948年4月开始实施的马歇尔计划把苏联与东欧排除在外,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岳麓书社出版《历史·必修一》
请回答:(1)上述四则材料中,有的观点可以互相印证,有些观点却互相矛盾。请你就这两方面的情况,从材料中举例说明。(4分)
(2)据以上材料,结合你自己的看法,综述马歇尔计划的作用。(6分)
参考答案:
(1)相印证:四则材料都承认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2分)(若回答:材料一、四都认为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美国想通过经济援助来控制欧洲;或者,材料一、三都认为,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西欧各国走上一体化道路。均可给2分)
相矛盾:材料二认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不涉及意识形态问题,美国向所有国家提供经济援助;材料四认为,马歇尔计划把苏联和东欧排斥在外,目的遏制苏联。(2分)
(2)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加强了美欧联系)(3分)促进了西欧经济恢复发展和走向一体化。(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适当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参考消息》2010年岁末感言“新世纪头十年,地球未按美国愿望转”,这表明
A.美国已经彻底失去了世界霸权
B.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
C.中国实力的上升
D.中美较量的结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美国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曾说:“尼克松和基辛格这对奇特的搭档毕竟使美国的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使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并且调整了美国政策以适应国际关系结构中的深刻变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尼克松任美国总统期间调整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姚椿龄、杨宇光《舒曼计划及其产生的国际背景》
【材料三】1964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正式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同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法国政府同时公布关于中法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并互派大使。中法建交公报公布后,美国甚感震惊,但又无可奈何,只好由美国国务卿发表一个声明表示“遗憾”。而戴高乐则于三天后举行一个记者招待会,他非常自信地说:“法国承认中国只不过如实地承认世界”,他相信目前某些国家的政府“迟早会仿效”法国。
——摘编自《戴高乐言论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马歇尔推行“援助欧洲复兴”计划的目的何在?(2分)西欧国家对此计划持何态度,原因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舒曼计划与马歇尔计划的作用有何不同。(4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2分)戴高乐的预言是否变成现实,试联系所学知识加以说明。(2分)
(4)半个世纪以来,欧洲的联合呈何趋势,对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2分)
参考答案:
(1)目的:帮助西欧复兴经济,借以控制西欧,抗衡苏联,称霸世界。(2分)西欧各国对马歇尔计划普遍持欢迎态度。(1分)原因:西欧各国遭到大战的破坏,急于得到美元医治战争创伤。(1分)
(2)马歇尔计划是借助于美援恢复经济,实施马歇尔计划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2分)实施舒曼计划是通过加强西欧国家的自身联合而发展经济,欧洲的联合与强大有利于摆脱美国的控制。(2分)
(3)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中法建交打破了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的政策,对美国是一个沉重打击。(2分)戴高乐的预言变成现实。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解冻。(2分)
(4)欧洲从经济一体化走向政治一体化,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强调...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公开赞扬马歇尔演说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演说之一”,并呼吁美、英、法三国联合起来。法国总统奥利奥尔向新闻界透露,法国准备“毫不迟疑”地参加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可以判断出马歇尔推行“援助欧洲复兴”计划的目的及西欧国家的态度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1950年5月9日...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就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的德、法之间的冲突...把法、德两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中法建交公报公布后,美国甚感震惊,但又无可奈何...法国承认中国只不过如实地承认世界...他相信目前某些国家的政府迟早会仿效法国。”及所学知识,即可分析舒曼计划与马歇尔计划的作用的不同。
(3)根据材料三“同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法国政府同时公布关于中法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并互派大使”可以说明中法建交的意义。根据史实,戴高乐的预言变成现实。
(4)西欧国家(包括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同法国和联邦德国一起在巴黎共同签署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这个条约是西欧主权国家之间在一体化进程中签订的第一个具有约束力的立法文件。由此逐步欧洲从经济一体化走向政治一体化,从国际格局的角度来看,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句话反映出?
A.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B.国际新秩序与旧秩序完全不同
C.当今世界政治呈现多极化的趋势,美国难以独霸世界
D.美国依然可以独霸世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本题主要强调当今世界的格局不再是超级大国控制的,而是多权力中心,亦即政治多极化趋势。既然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那就表明美国不再向以前那样可以称霸世界,排除D项。A项不能完整的说明美国与世界新秩序的关系,故排除。无论新秩序还是旧秩序,发挥重要作用的仍是综合国力较强的国家,排除B项。因此只有C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